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加牙藏毯编织技艺——摊开“毛席” 奇工异巧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有着三百多年编织历史的青海湟中加牙藏毯加工技艺,在打造“世界藏毯之都”和抢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契机之下,备受世人瞩目。如今,这个曾经流传在湟中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的手工技艺——加牙藏毯编织技巧,正如同一首可歌可泣的民族历史长诗,带着浓郁的藏民族风情,缓缓展示在世人面前。  

  数百年技艺传高原  

  藏毯编织是青海藏族世代相传的赖以生存的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湟中加牙村周边、西宁周边和全省藏区。1959年,我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发现了一块“毛席”残片,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毛席”实物(现陈列于青海省博物馆内)。这片“毛席”的出土,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居住在青海高原上的藏族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术。据考证,该“毛席”残片的原材料就是青海的藏系羊毛,即世界公认的西宁“大白毛”。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是青海藏毯编织的成熟期,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扩建,为供应寺院装饰及僧人们诵经的坐垫,藏毯便在塔尔寺附近应运而生。至嘉庆年间,一名内地地毯工匠到湟中加牙村,村民杨新春、马得全便跟随其进一步学习了栽绒地毯的编织技艺,把藏毯编织推向规范化。其后马、杨两家的地毯技艺世代相传,全村人几乎个个都会捻线、编织藏毯,民间甚至有“姑娘嫁到加牙里,不捻线着干啥哩”的俗语。产品以卡垫、马褥毯、炕毯、地毯为主,花样新奇,做工精致。由此可见,加牙藏毯编织技艺的历史距今已有300多年,而早在3000多年前,青海藏毯就已经声名远播了。  

  “凭空织造” 令人叫绝  

  记者在采访原青海省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主任编辑、从事藏毯研究多年的满当烈老师时了解到,加牙藏毯之所以能够得到世人的青睐,与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和百里挑一的材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她说,我省是全国四大重要牧区之一,草原草质好,无污染,这里生长起来的藏系绵羊毛色纯净,毛质极好,纤维长,弹性强,光泽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早在19世纪英、美、德等国的毛皮洋行在西宁、湟源等地大量收购西宁“大白毛”,历史上称之为“羊毛交易”。而世界地毯界公认的手工地毯最好的原料西宁“大白毛”就是青海藏系绵羊毛。这是其在材料上的优势。另外,加牙藏毯编织技艺还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底蕴。它全部用手工编织完成,织毯匠人将用橡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等天然植物染色的毛线环绕在绕线杆上,织完一行,就将毛线扣全部拉紧,再用刀具将杆上的绕纱割开。于是,在毯面上出现层层毛线的断面,这一制作工艺被称为手工连环结。整片藏毯织完之后,织毯匠人再用剪刀对其进行打磨。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织毯匠人根本没有图纸可依照,完全是按照脑海中构思的图案进行编织的,最后织出的图案竟与事先设计的完全一致。这种高超的“凭空织造”技艺不得不令人拍案称奇。加牙藏毯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有以藏式吉祥图案为主的传统藏毯、仿古藏毯、包芯卡垫藏毯、丝毛合织藏毯、丝绒藏毯等。图案具有风格粗犷、大气、配色艳丽、雍容华贵等风格特点。  

  毛线传承民族文化  

  满当烈认为,藏毯编织是藏民族创造的优秀手工技艺。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亘古以来就有着用牛羊毛皮制造生活用品的习惯,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藏民族独特的思维定势和生活方式,他们经常使用的遮风挡雨的牛毛帐房,防寒隔潮的毛毡长垫、耐磨的羊皮袄、华丽的锦缎礼服……样样都离不开牛羊。尤其是做工精良的藏毯更显现了藏民族高超的手工技艺。再加上藏毯从材料的选择、纺纱、染色、编织等都用手工制作,因此其色泽艳丽而不褪色,质地坚硬而富有弹性,藏族先民们还在传统编织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独特的连环扣,这一技艺使藏毯产品更具独特的艺术价值。  

  满当烈说,藏毯同时也是藏民族非常实用的一种生活用品和商品,它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的成品,整个都是天然绿色产品,因此备受欧美国家欢迎。藏毯编织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其中,从事选料、洗毛、编织、染色等工艺流程。这种商业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是藏毯的一大特色。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藏毯编织技艺才得以流传几千年。青海曾是华夏文明、西亚文明、中亚文明的交汇点,各种文化精华通过绵延了1500多年的丝绸之路,在这里交融汇合,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受到这种影响和启发,我省现如今的藏毯编织依然沿袭手工编织的方式,并吸取了加牙藏毯编织所用的原料、技艺、染色等环节。可以说,藏毯沿用至今的手工技艺,是研究我国藏族历史、文化、习俗以及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渠道。  

  保护民族技艺刻不容缓  

  据了解,藏毯编织在手工编织界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故此,一些地毯厂家特别看好了藏毯的价值,将其推向了市场的前沿,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越来越多的机织藏毯充斥市场,并以假乱真,严重影响了藏毯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这种手工编织技艺费时费力,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而全球气候变暖,使青海草原沙化现象严重,草质的退化必然带来藏系绵羊、牦牛、山羊生存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牛羊数量减少、毛绒产量下降、毛色出现杂质等,严重影响了藏毯原材料的供应。  

  对此,满当烈忧心忡忡地表示,加牙村从事藏毯编织的女性居多,男性大多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由于男女手上力量的差异,使藏毯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藏毯技艺属于家族式传承,技工之间没有系统的教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技艺的失传。所以,保护这门手工技艺,让民间传统而古朴的求生技术连同其独有的文化价值造福后人,已是当务之急。  

  让民族技艺世代相传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濒临传承问题的民族传统技艺,现已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10日,国家已经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省已于2002年起连续召开了3次关于藏毯工艺发展的专题会议,组织培训技工和管理人员,发挥加牙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群众从事藏毯编织。目前省内已建成了一些藏毯编织厂,普及藏毯编织手法。此外,近几年来,我省连续举办的青海藏毯国际博览会也为藏毯技艺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这项民间技艺,做到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编织业的经济效益兼顾,我省还计划,尽早制定加牙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保护方案,对藏毯的各品种进行分门别类的保护,培养一批年轻的技工,并建立完整的档案,对藏毯编织进行保护性的挖掘和宣传,助推西宁打造“世界藏毯之都”。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