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汉服文化的点滴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图(根据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复原绘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妇女(江苏徐州铜山汉墓出土陶俑)。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汉服发展悠悠4000余载,上启炎黄,下至明末,谨承周礼,延续道统,是世界少有的传承时间最长的民族服饰。汉服虽历经历朝不断发展,然其基本特征一直保持不变,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服饰。 

  【汉服的基本特征】: 

  汉服发展时间如此之长,历代积累下来的款式如此之多,实在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那么,汉服究竟有没有较具统一性的特色?如何与清朝至民国以来的满民族服饰相区别?许多朋友对此问题心存疑惑。为此,我特编写了汉服、满服16字歌诀,供大家进行对比: 

  总的汉服特色是:宽衣交领,袖松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 

  对比满服的特色:立领歪(对)襟,小袖盘扣,滚边无腰,上袍下裤 

  但对已经了解汉服基本特色的朋友来说,这个16字歌诀还不够,还不能涵盖汉服的全部特色,故而今次分男女作了两段歌诀,力图用最少的字数包含最多的汉服元素的内容。目标是你凭着歌诀做衣服,想不做成汉服也难。男女汉服特征及注解如下: 

  【男服】: 注解 

  衣裳一体男儿装, [指男服出自深衣制度,上下分裁缝合或者通裁] 

  交领盘领主式样。 [传承最广的样式为:交领式深衣制和隋唐至明的盘领衫] 

  中衣交领露衽边, [强调中衣交领略为高出外袍衣领的特色] 

  内外两重好品相。 [汉服讲究“重衣”,至少两重衣,三重更完整,但不是必须] 

  领袖缘边异衣身, [这是比较直观地区分汉服与和服的重要标志] 

  袖摆覆手松而长。 [袖宽且长,区别于清末满装的露手大袖] 

  出手回肘是正体, [按礼的要求,士人正装袖长需回挽至肘] 

  平民也有短衣裳。 [不过普通百姓衣裾较短,袖子较小,袖口刚刚覆手即可] 

  隐扣系带正衣冠, [出于审美,汉服扣子放在不显眼处,并且不是盘扣而是粒扣] 

  裤脚套袜靴中藏。 [冠履系带一个不能少] 

  【女服】: 注解 

  上衣下裙美娇娘, [女子汉服以上衣下裙为特色] 

  深衣裁作半衣裳。 [表明既有深衣制的,又有衣裙制的两种特色款式] 

  衣裾长短朝朝变, [不管历代是短襦上围罗裙,还是背子下覆罗裙,只是时尚不同] 

  轻襦罗裙从未亡。 [上衣下裙基本样式不变] 

  交领对襟作外衣, [女服主要是交领和对襟两种样式] 

  比甲背子竞时尚。 [但以源于深衣的交领为主流,背子比甲等等为衍生变体] 

  裙带更显婀娜腰, [如汉服男装一样,腰部系带] 

  袖覆玉手映红妆。 [袖子仍然要区别于清代女装露手大袖]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官吏袍服 灰地菱纹袍服图。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从出土的壁画、陶俑、石刻来看,这种服装只是一种外衣,凡穿这样的服装,里面一般还衬有白色的内衣。文吏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裹以巾帻,并在帻上加戴进贤冠。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 

  秦汉服饰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本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来源:原载中国教育在线 转自新华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