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辅料面料 > 正文
技术工艺:多组分纤维纱及高档面料的生产(下)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辅料面料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3.5 粗纱
       粗纱工序主要是捻系设计及解决静电带来的缠绕锭翼与挂花等问题。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以上,采用高效假捻器,避免粗纱强力低退绕细节、断头多、接头多、意外伸长等而造成的粗细节纱。粗纱定量设计要适当,随时检查绒套绒板的运转情况,保证回转率在100%,绒布要保持清洁,避免集聚回花突然掉入棉条中造成粗条堵塞喇叭口产生断条等现象。加强对粗纱通道的清洁和减少绒板花的产生,防止飞花附入而产生疵点。粗纱采用无结头操作法,即在粗纱接头或换纱时,用纸条绑住接头处作为标记,然后在细纱纺到该部位时,会自然断开,再重接头,从而减少了因粗纱接头不良而造成的长片段粗节。
 
      粗纱工艺:湿定量 3.928 g/10 m、干定量3.817 g/10 m、回潮率2.9%、重量牵伸8.30倍、机械牵伸8.38倍、捻系数65~70、罗拉隔距 27 mm×33 mm、前罗拉速度 320 r/min、钳口隔距4.0 mm、锭速810 r/min。
 
3.6 细纱
      纺制号细特三异多纤混纺纱,在细纱工序上,无论是工艺、设备状态、操作质量、生产管理、车间生产环境都需要加强。需加大加压量,适中的细纱钳口隔距,降低车速,纺纱张力要适当,钢丝圈型号、锭子的保养和维修、歪斜锭子的更换、气圈形态等要正常,皮辊要经酸处理或涂料处理,加强对纤维运动控制,提高成纱条干和单纱强力,解决不出“硬头”问题,可有效减少毛羽和纱疵,保证成纱质量。
特细特纱捻度直接影响成纱的强力、耐磨、手感及细纱产、质量。因为三异纤维性能上的差异,粗纱不同,抱合力不同,如果捻系数设计不当,容易产生毛羽多、强度低、张力和耐磨性差等不足。捻度高则强力好,但手感发硬,捻度过大,不但易起辫子,而且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经试验,比常规涤纶纱品种的捻度高5%左右较适合。
细纱工艺:湿定量 0.980 g/100 m、干定量0.952 g/100 m、回潮率2.9%、重量牵伸40.08倍、机械牵伸41.75倍、捻系数340~350、罗拉隔距19×27 mm、前罗拉速度223 r/min、锭子速度15435 r/min、钢丝圈型号OOS 3/0、钳口隔距2.5 mm。
 
3.7 络筒工序
      络筒工艺设计时要适当降低速度,采用较小的络筒张力,以确保特细号混纺纱的结头质量,并减少断头,减少纱的意外伸长。工艺为:S: D 180、L 3.0 ;L:D +60、L 30;T:D -50、L 35。
 
3.8 纺纱车间中的温湿度管理
      由于阳离子改性涤纶及细特涤纶对温湿度的要求比较高,其与机件、通道磨擦极易产生静电,造成“三绕”,特别是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相对湿度应采取逐步放湿工艺,不宜太高,控制在60%~65%的范围,细纱控制在55%~60%范围为宜。清花、梳棉、并条和粗纱温度在23 ℃~28 ℃,细纱温度在24 ℃~30 ℃为宜。
 
3.9 粗细节、条干不匀等纱疵及毛羽的控制
      对梳棉针布进行重点监控,遇上断针坏针弯针等都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保持通道光洁,加强各工序特别是细纱和络筒工序的吸风和清洁工作,减少飞花附入纱线。避免因熟条太烂、毛条子、圈条擦毛、集束条管入口擦毛、条筒成形紊乱不清、纱条通道毛糙磨损、半制品或纱线回潮率太低等因素而产生毛羽。
 
3.10 良好的设备基础是提高质量的关键
      盖板针布换新、锡林和道夫针布包新、粗细纱均采用新皮辊和新轴承,清洁绒套采用整体绒套、假捻器采用橡胶假捻器、保持各锭子速度的稳定,减少锭子间的速度差异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关键器材的管理,半制品及成纱质量提高明显,纱疵和粗细节大幅度减少。
 
3.11 成纱质量指标(见表3)
 
      表3 三异多纤混纺号细号纱的质量指标
品种
实际号数/tex
重量CV
/%
重量偏差
/%
单纱强力/cN
单强CV/%
断裂强度
/cN·tex-1
条干CV
/%
三叶/T阳/T细/CJ 35/20/15/30 9.8 tex纱
9.90
1.8
+0.4
156
11.2
15.7
16.5
T三叶/T阳/T细/CJ 30/25/10/35 9.8 tex纱
9.85
1.6
+0.9
153
10.4
15.5
16.2
 
      该系列纱线产品质量除纤维含量未检测外,其余技术指标均达到 GB/T 398—1993《棉本色纱线》国家标准一等品以上要求。
4 织造主要工艺设计
 
4.1 织造研究内容
      细特高密交织物是在进口PGM-190 必佳乐挠性剑杆织机上进行的,织造重点放在优选上机参数、提高布面质量和织造效率、减少纬向疵点、稀密路、百脚等织疵的生产技术措施等关键问题。
 
4.2 织造主要工艺对比(见表4)
 
      表4  织造主要工艺设计(必佳乐机型)
方案
织造速度
/r·min-1
开口时间
/(°)
上机张力/kN
后梁:高度×深度
停经架
高度/mm
织造情况
布面效果
A
B
 
C
300
280
 
260
300
310
 
320
1.0
1.2
 
1.1
 
双后梁
4×2
210
220
 
230
断头较多
断头少产量高
断头较少
纬缩百脚多
纬缩百脚很少
纬缩百脚较少
 
4.3 试验结果
?
     (1)方案A中针对多种纬纱纬入、构成较为复杂、换纬较频繁、张力不易控制送纬难等情况,将开口时间提早,以避免纬纱交接脱纬。但由于开口时间过早,车速偏快,经纱断头多,易出现配合不良断头等问题。
 
      (2)方案C中适当降低车速,推迟开口时间,解决了剑头刮纱引起断头问题,但开口太迟,仍出现少量脱纬现象。
  
      (3)在保证多种纬纱打纬过程中正常交接不脱纬的前提下,将开口时间折衷选在310度位置,而且适当加大上机张力,减少纬缩和百脚织疵,织造效率及布面质量都达到客户要求,最后选择了方案B。
 
4.4 织造技术关键解决措施
      细特高密交织布在剑杆织机上高速织造时,由于多纤纱线毛羽较多,且纱线强力比常规涤纶纱偏小,易断经断纬、产生纬缩,影响产质量,需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减小储纬器的卷纬速度及张力,增大纬纱储存圈数,将纬纱张力弹簧片调节到小张力位置。对于粗细间隔纬入不同纬纱的品种,需相应调整各自适合的张力,以满足多种纬纱交错引纬的需要,但尽可能的要保证两种纬纱张力的均匀,避免造成布面起皱和布边不良,保证纬纱达到充分的伸长,以防纬纱在绞接时织进布里、产生纬缩。适当降低织造速度,加强织造工序的巡回与清洁工作,经常性检查剑头夹持纬纱的状态,确保送纬打纬的正常。
4.5 交织坯布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见表5)
 
      表5     交织坯布产品主要质量指标
品种
密度/根·(10 cm)-1
幅宽
/cm
断裂强力/N
耐摩擦/级
经密
纬密
经向
纬向
干摩擦
湿摩擦
CJ 9.7/(T三叶/T阳/T细/CJ 9.8 +CJ 9.7) 460/255 162交织物
467
260
162
437
362
4~5
4~5
CJ 9.7/(T三叶/T阳/T细/CJ 9.8+CJ9.7+11 tex银线)470/235 160 缎彩交织物
475
242
161
417
356
4~5
4~5
 
5 结语
 
5.1  在新型FA系列棉纺细纱机上进行适当的设备调整,使其适合于纺制多纤混纺纱,工艺合理,设备可行,能用于批量生产,产量高。
 
 5.2  项目研制的多纤纱线,条干好,毛羽少,纺纱生产断头少,质量稳定,入库一等品率高,广泛应用于高档服装面料用纱。三异纤维混纺纱交织物布面光洁、平整,风格突出。项目纱线及面料推广应用性强,可在区内外棉纺厂推广。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经检测,混纺纱及交织物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合同及客户要求。
 
5.3  要加强生产和质量管理,避免品种之间或半成品间的混错、错纱、混号等问题,加大三异多纤不同混纺比例的特细号纱线开发,并应用于经纱面料,提高成纱强力、条干均匀度等质量。
?
参考文献:
[1] 杨锁廷主编,马会英审.现代纺纱技术,15-26,114-120,291-299.
[2] 刘泽桢,马艺华,甘世定,刘学军.中细特竹浆纤维纺纱技术探讨.广西纺织科技,2006        (2): 2-5.
[3] 明志宏,谢春萍,功旭中,晶泉.纺织科技进展,2006(5):56-58.
 
(全文完)
 
(刘泽桢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来源:中国棉纺织技术信息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