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羌寨 羌绣 羌人 ——走进北川猫儿石村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在北川,记者来到震后建成的第一个新的羌族寨子———猫儿石村“吉娜羌寨”,这里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一栋栋羌族民居,灰墙白顶,房角上都放有一块石头,墙上画上了羌族的图腾———羊,路边羌旗飘扬,羌族碉楼格外宏伟。

  迎面碰到两位扛着锄头下地的村民,听说是上海来的记者,他们十分热情地邀请去家里做客。丈夫叫王孝万,妻子叫刘贤会,他们是刚刚组建的新家庭,就在上月底参加了北川震后重组家庭集体婚礼。王孝万有两个儿子,刘贤会有一对女儿。他们说与上海有缘,因为大女儿在上海南汇工作,并刚刚买了房子。

  一锅胡萝卜烧猪肉,每人一大盆米饭,我们边吃边聊。刘贤会把北川重组家庭集体婚礼时拍的录像光碟,托记者带给在上海的大女儿,要让她看看母亲和“王伯伯”现在过得很好,放心在上海工作。

  “刘姐儿,吃过了噻?”门口一位妇女路过,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她叫陈莉,擂鼓镇人,到吉娜羌寨来教这里的妇女做羌绣。羌绣也是羌族文化的精粹之一,无论在图案、色彩、构成还是针法上,都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的底蕴和羌族的生活理想。陈莉说,地震以后,她听说有位女企业家在招聘妇女学做羌绣。因丈夫在地震中遇难家里没了经济支柱,为了抚养8岁的儿子,陈莉就试着去报了名。没想到由于手巧,很快学会并成为了擂鼓镇板房片羌绣的负责人和培训老师,公司还派她到附近村寨“讲课”。

  她告诉记者,地震前,丈夫在北川县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两人拿出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数万元购买了一架塔吊,一年出租收入就有好几万,加上丈夫的几万元工资,自己做一点小生意,聪明可爱的儿子,生活非常幸福。而地震把这一切都给毁了。塔吊没用了,但欠债还得还。如今一个人带着上小学的孩子,必须得出来工作。

  陈莉说,地震之后,县里对羌文化的重视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公司的订单与日俱增。如今,公司还在筹划建设一个50亩的羌绣产业园,羌绣今后的前景一定很好,自己的生活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陈莉邀请记者去擂鼓镇看看妇女们做羌绣的热情。擂鼓镇如今已成为板房小镇,有个广场、一条新街。刚下车,我们就看到路边一台缝纫机,一位妇女在忙碌着制作羌绣香包,边上一个妇女在绣鞋底。绣鞋底的妇女开了一家奶茶铺,边做生意边做羌绣鞋底,一个能挣10元手工费。陈莉介绍说,一只羌绣布鞋市场价在50—100元,一幅羌绣工艺画则更高。

  在新街上走着,陈莉遇到了吉娜羌寨的老乡王银春。陈莉介绍说,19岁的王银春还有个妹妹,在擂鼓镇中学读初二。姐妹俩在地震中成了孤儿。那天,她们的父母去北川县医院看望下午准备动手术的外公,母亲的4个兄弟姐妹分别带了家属,一共13个人全部在地震中遇难。5个家庭只剩下几个孤儿。

  遭受如此大的打击,才19岁的王银春是如何挺过来的?“是帮助我的好心人开导我,他们还资助妹妹读书,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把我们带到大城市散心。如果我一直消沉下去,实在对不起他们。”“至于以后还没什么远的打算,目前唯一的愿望是要帮助妹妹完成心愿,她想上大学。”

来源:上海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