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农家女绣出新生活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编者按
    今年3月8日,是第100届“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年前,世界妇女为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妇女解放而努力奋斗;今天,蜀乡妇女们已顶起半边天:在事业上,她们是致富能手;在家中,她们是贤妻良母、孝顺女儿。为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本期致富版特别推出此稿,从一个切面反映蜀乡妇女的新风貌。
    在2008年四川省第四届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中,绵阳市游仙区西蜀绣院选送的6件蜀绣羌绣作品从826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将金银铜奖全部收入囊中。难以置信,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均出自游仙农家女之手,她们学习蜀绣才一年。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作品的主创人员、西蜀绣院院长周静,是创业仅两年的“80后”。在“三·八”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这位“80后”美女和她的徒弟们。
    绣出历史和文化 赢市场
    周静是游仙区东林乡人,她自幼习画,尤擅工笔。由于婆婆是蜀绣高手,周静自幼耳闻目染,也学得一手绣工绝活。2007年底,从乐山师院美术系毕业的周静在家人的帮助下,成立了西蜀绣院。
    绵阳作为嫘祖故里,丝绸刺绣文化源远流长,但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为此,周静瞄准绵阳特色旅游产品商机,学习绵阳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知识,并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创作了李白诗意画系列、嫘祖系列、科技城系列等具有鲜明绵阳印记的蜀绣作品,在2008年3月老龙山桃花会上一亮相,立即引起轰动。
    正当周静计划将蜀绣直接打入各景点时,“5·12”特大地震给绵阳旅游带来毁灭性打击。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绵阳人在面临空前考验的同时,也感受到空前的爱心凝聚。如何体现绵阳人的感恩之心?周静专程到北川学习羌绣技法,并将蜀绣的精致与羌绣的质朴结合起来,创作的手织羌绣靠垫一炮打响,“感恩桃福”也被各方一致看好。目前,“感恩桃福”已售出上千件。
    “绵阳因为有你,我们心存感激。”一行娟秀的小字,将上下两行的“因”和“心”串成一个“恩”字,令由桃花桃果组成的“桃福”陡然生辉。这幅乍看不算起眼的蜀绣作品,在高手如云的四川省第四届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征服评委的不仅是精湛的蜀绣工艺,更有蕴含其中的“感恩”与“祝福”的美好寓意。
    文化、历史、民俗和市场的结合,让周静的作品 不 仅 获 得 大奖,而且还获得良 好 的 经 济 效益。2月22日,在位于绵阳市商业繁华街的一家百货商场里,西蜀绣院展卖专柜的蜀绣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购 买 者 络 绎 不绝。“从去年12月开设这个专柜以来,我的销售额净增了 30%,近两三个月的营业额已超过60万元。”一脸文静的周静一边应酬顾客,一边高兴地告诉笔者。
    农家绣女成长快 赢自信
    一轮圆月,一丛幽兰,陈天秀坐在绣架前屏气凝神,她的处女作《月下兰花》在手下已显雏形。“这份工作不仅可以挣钱养家,还能让我的心情变得平静。”
    陈天秀是北川擂鼓镇人,“5·12”地震夺去了她的丈夫。在绵阳亲戚的介绍下,西蜀绣院免费教她学习蜀绣。她说:“拿起绣花针就不会想那么多了,我要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北川!”出师后,她可以在照顾女儿的同时,每月挣到800元至上千元。
    通过蜀绣,游仙农家绣娘不仅能自食其力,照顾家庭,而且还赢得了自信。
    该区云凤乡龙包村的蒋琳是年龄最小的绣娘,也是周静最得意的徒弟之一。这位刚满20岁的姑娘读高中时因为一场大病辍学在家,有些自卑和自闭。得知西蜀绣院免费培训学员,蒋琳报了名,并从此爱上了蜀绣。在去年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她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绣院学习,一年过去,目前很多高难的活儿她也能得心应手,不仅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还能帮父母分忧。
    东林乡天坪村的陈琼华是首批学蜀绣的,她绣的《赠汪伦》在大赛中还得了奖。在陈琼华家,两张绣架搭在檐下,同村的余凤琼和她在忙完家事农活之余,边说说笑笑边加工刺绣挣钱。种田、养殖,再加这份“额外收入”,陈琼华家日子如今过得红红火火。
    从震后低谷中走出,仅两年多时间,名声渐起的西蜀绣院年产值已达百万元以上。如今,其产品已远销英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地区。经西蜀绣院培训的熟练刺绣女工已超过350人,绣娘们可因此增收50~60万元。“现在,我们正探索绣品的产业化之路,让绣娘们获得更高收入!”
来源:四川晨村日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