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图为水墨画太湖风光


姚慧芬在为外国游人展示绣技


朱寿珍正在创作绣品

  镇湖坐落于水天共色的太湖之滨,距离苏州市区20多公里,是个白墙黛瓦、碧水环绕的别致小镇。据说,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一片“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的兴旺景象。目前,镇湖有绣女8000多人,镇上有一条1600多米长的“绣品街”,300多家绣庄比肩而立,精美绝伦的绣品远销海内外。

  曾经有人这样感叹镇湖的人文景观:“所有的店铺都是大门洞开着林立于街道两侧。站在绣庄的门外向里面看去,几个端坐在绷架前飞针走线的女孩并不抬头。她们专注于手下的丝线和画稿,对外人的到来仿佛视而不见,安静到有几分淡漠。即使走到她们身边,她们也不过抬头看上你一眼,之后马上埋头刺绣。在酷热的天气里,她们甚至是不出汗的。看着才不过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颀长的脖颈和高高盘在头顶的乌黑长发,感觉到的竟是暑热正在渐渐消退,干爽从心底慢慢弥漫,止水无波,清凉自来……”

  绣出来的好日子

  见到朱寿珍时,眉清目秀的她身着旗袍站在自家绣庄门前,在溽热的暮色中显得亭亭玉立,端庄素雅,让人耳目一新。

  朱寿珍是土生土长的镇湖人,父亲是位勤劳的农民,母亲做了一辈子“针线活”。“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对刺绣产生了兴趣。有一天,我央求姐姐:让我做一只蝴蝶吧!姐姐问我:你行吗?我说行。结果,我连针都不会拿,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手指扎出了血。可后来,我还是做好了3只蝴蝶,很好看的!”说起这段往事,朱寿珍的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因为那3只蝴蝶,她从此与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寿珍说,那个时候,做刺绣的人很辛苦,日复一日绣成的鞋面、手帕、被面、枕套、香囊等绣品只能换取一点白米钱、香油钱。最苦的时候,绣一张鞋面只能挣3块钱。可即使这样,女人们仍然依靠刺绣这种传统的“女红”挣钱养家。毕竟,在家里“做生活”,比起下田劳作还是强很多。

  23岁这年,文静漂亮的朱寿珍嫁给了帅气能干的陈建明,小两口决定成立自己的绣庄。不久以后,镇湖的“绣品街”上出现了“珍艺刺绣艺术工作室”。工作室占了3层楼,装潢得很有艺术氛围。名字是朱寿珍起的,她说她很喜欢珍贵的艺术,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成为刺绣艺术中的珍品。她的这个美好愿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变成现实。

  她曾完成过一件让自己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的作品。那是2003年,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苏州有关方面决定用“苏绣”绣制一幅毛泽东的绣像,赠送给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他们在镇湖8000名“绣娘”中反复筛选,最后选定朱寿珍担纲主针。

  漫漫300多个日夜在朱寿珍的一针一线中过去了。她用了56组色彩、27万多米丝线,使一代伟人的形象再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双洞察四海风云的眼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双手,甚至衣服上面的皱褶、皮鞋边缘的尘土,以及毛泽东所坐的藤椅上修补过的地方,都被朱寿珍和她的学生用灵巧的绣针、配上各色丝线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让有幸欣赏到这幅苏绣珍品的人叹为观止。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