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解密鱼洞著名民间工艺“乱针绣”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数十套绣凳、绣绷等专业用具……10日,记者步入位于重庆巴南区鱼洞街道的绣坊,解密鱼洞著名民间工艺“乱针绣”。

源起江苏传至巴县

“乱针绣”是苏绣艺术的后起之秀,又名“正则绣”,为1921年书画大师吕凤子和弟子杨守玉首创。“乱针绣”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术及西洋艺术特色,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其在色彩上更为丰富。它将画理与绣理相结合,创造性地将西洋的用笔着色原理融于刺绣技法之中,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纵横交叉、灵活多变的堆砌重叠来表现各类物体的光泽透视效果。

绣坊内前来学习的一名“乱针绣”爱好者告诉记者,“乱针绣”的技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无论是国画、工笔还是素描、摄影作品,通过“乱针绣”针法都能将原作图案“还原”得活灵活现。



据了解,30年代初期,原巴县(今巴南区)鱼洞籍女艺人杨世华中学毕业后,得到杨守玉亲传熟练掌握了“乱针绣”技法。在她的推广下,此项民间工艺曾在鱼洞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但在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珍贵民间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掌握“乱针绣”的人也越来越稀少。

眼下,整个重庆掌握“乱针绣”针法的艺人寥寥无几,现已86岁高龄的杨世华作为全市仅存的一位“乱针绣”大师,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培养更多传承人来弘扬“乱针绣”。

薪火相传技艺精湛

10日,在重庆江北某小区的一户阳台上,记者看到一名40多岁的妇女正端坐在绣绷前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丝线时而上下飞舞,时而纵横交织,飞针走线间一幅重庆山水画的雏形依稀可见。她就是杨世华的亲传弟子——柳瑞萍。

走进柳瑞萍的家,记者立即被挂满墙面的精美图画所吸引。花鸟、动物、山水、人物,远望去栩栩如生,近观却是一幅幅精致的刺绣作品,细腻的线条、柔和的色彩及生动的造型直叫人真假难辨。

柳瑞萍回忆说,她自小受父亲影响,热爱美术、刺绣等传统艺术。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打听到“乱针绣”大师杨世华正在招收学徒,便毅然前往拜师学艺。凭着自身过硬的美术功底及执着精神,短短几年时间,柳瑞萍便完全掌握了“乱针绣”技法。为进一步深造技艺,她还不辞辛劳到全国各地寻找知名“乱针绣”大师交流学习。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柳瑞萍创作的《重庆吊脚楼》系列作品以精湛的技艺让她在重庆工艺美术界声名鹊起。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如今已有10余人前来拜师学艺,柳瑞萍的“乱针绣”队伍逐渐壮大。

扎根巴南传承文化

鱼洞是“乱针绣”在重庆的发源地,重庆首个“乱针绣”大师也是原巴县人。

今年,巴南区确定了建设“六大文化工程”目标,重拾巴南文化碎片成为主要建设项目,鱼洞街道也把弘扬“乱针绣”文化项目提上议程,而培养新的传承人成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杨世华年事已高,已不能完全胜任传授技艺的任务。老人力荐弟子柳瑞萍承担下传承鱼洞“乱针绣”的责任。

 

当鱼洞街道相关负责人找到柳瑞萍时,她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并立马开始收集资料准备教材,“杨世华老师是巴南鱼洞人,理应让更多巴南人了解、学习乱针绣,这是杨世华老师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我一定会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让这项民间艺术在巴南深深扎下根,一直传承下去。”

一幅好的“乱针绣”作品具有非常珍贵的收藏价值。柳瑞萍告诉记者,学习“乱针绣”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需要坚持,只要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学会基本技法,再加上自身不断领悟和练习,都能学会“乱针绣”针法。

据悉,去年4月“鱼洞乱针绣”已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鱼洞街道正在抓紧时间准备开设“乱针绣”培训班,力促这项民间艺术在巴南扎根、开花、结果。

来源:中新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