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品牌新闻 > 正文
中国纺企:走出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品牌新闻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10月20日,广交会第一期结束了。种种因素表明,欧美设限影响了广交会纺织品成交。

  发展受到极度约束的国内纺企,如何突破美欧设限合围?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纺织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曹新宇认为,企业加快“走出去”是对策之一。

  目前纺企“走出去”的形式开始多元化,不仅有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而且有企业 兼并国外的品牌、销售公司等。

  海外设厂贴近市场

  在国内纺企一片观望之时,纺织大省浙江的一些企业却显露从容。由于难改产品出口的“原产地”,一些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建厂。浙江“维科”在泰国开办了分厂,输出技术、设备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益和市场前景都很好。目前这一模式已成为一些纺织企业规避欧美“特保”的最佳途径。

  华源集团也从“走出去”中尝到了甜头。华源集团董事长周玉成对此体会颇深,“这几年我们到海外投资办厂,充分发挥了海外基地的作用,从而规避了配额限制。我们在墨西哥设立一个北美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用加拿大和美国的原料到墨西哥生产、到美国销售。由于它们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不但没有配额限制,还能享受美国棉花补贴,此外还有奖励,在那里生产1吨产品能卖3万多元,可以多赚1万元,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境外加工拓展贸易概念

  除了在海外直接建厂,无锡华源贝斯特服饰整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寿兴认为,纺织品境外加工未尝不是一条捷径。2003年,无锡华源便先知先行地开始境外加工。接到欧美订单之后,公司利用具有技术优势的中国纺织面料辅料,到越南加工生产,服装成衣增加值由此超过30%以上,取得越南当地的原产地证书,避免欧美对我国纺织品设限的风险。

  但境外加工要求公司的管理和监控能力能延伸到海外合作企业。谢寿兴表示,以前贸易只注重买卖这一简单的过程,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以为能讲英语能接单就行。现在对外贸易要求对产品有全过程的管理能力。从接单、面料出口、国外加工、保证产品品质到最后资金的回笼,是个广义的概念。

  “要做微笑曲线的两头”

  “我国纺织品不可能永远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维科精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史美信说,产业链是条“微笑曲线”,两头翘起的是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中间下垂的是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而我国大部分纺织品处于曲线的低谷,所以通过战略调整,让研发和营销“走出去”。

  销售渠道一直是我国企业的软肋,曹新宇告诉记者,收购国外现有的销售渠道是一条捷径。

  史美信说,维科集团瞄准国际化经营的前沿欧美及日本市场,按市盈率方法以零价格收购了在日本有相当市场规模的KSK公司和日本钟纺纤维,使维科集团产品直接进入了日本市场;通过收购美国24—7公司,为维科产品直接进入美国市场铺平了道路,另外维科与美国五大家纺营销公司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多方面开发美国家纺销售渠道。

  另一捷径是直接到境外兴建市场、商城,把中国产品带出去,据浙江省交易团的一位官员介绍,这是浙江人发挥创造市场本领走出去的一大特色。规模比较大的是“雅戈尔”在巴西、非洲贝宁分别建了宁波国际商城,浙江省内有78家轻工企业在那里设摊销售。已尝到甜头的“雅戈尔”准备再投资4亿元,在中东和墨西哥各建1座大型商城。

  理性对待“走出去”

  史美信同时提出,纺织企业到国外建厂有不利之处,特保设限、反倾销所涉及的只是部分国家、部分纺织品,走去出有一个过程,从建设到生产销售需要时间。可能这些工作做完,纺织品贸易环境又发生了变化。“走出去设厂只是一种补充手段”,维科认为,这并非消除国外贸易壁垒的根本。再加上东南亚一些地区的产业链、技术管理等没有像中国大陆的那么成熟,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走出去可能会使我国企业丧失原来产业集群效应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走出去需理性对待,”海天轻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启明认为,“应分步走,像孟加拉国等国劳工技能差,只能做‘大路’货,附加值高的产品还得在国内生产。每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大规模走出去也不太现实。”(路 虹)
来源:不详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