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服装市场 > 正文
郑州服装工业园缘何“难产”?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服装市场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一枚棋子将落未落,带给弈者的是挥之不去的焦急和迷惑。

    郑州服装工业园,一个酝酿了两年之久的投资项目,却因选址问题迷雾重重,至今未能呱呱落地。

    它容纳了郑州众多服装企业“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渴望”——改变传统作坊式生产,促使生产条件升级换代——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依然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面对着这个“市场经济的产儿”,政府之“手”,如何来助推一把?

    选址就像“生孩子”

    “对于这个工业园,省市各级领导都做过批示,我们也先后和管城区、中原区、二七区、新郑市、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深入接触、洽谈过,但最后大多没有下文,这个项目也因此一直被搁置下来。”

    金全福是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的会长,作为郑州几十家规模性服装企业的代言人,他这样向记者谈起他这两年的遭遇。

    历经曲折而无果,这是郑州服装工业城一直孕于胎中的真实写照。2004年6月,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向郑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服装工业园的报告》,旋即,郑州市主要领导做出批示,指出这是一项“比较现实而且可以操作的项目”,有关方面务必认真对待并予以解决。

    这个项目的落户首先被落实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头上。实际上,早在此年的3月下旬,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已针对该项目召开了可行性论证会,计划划出300亩地专门开发建设服装城。不过,令郑州市诸多服装企业及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空欢喜”的是,这两个地方最终对该计划都没有下文,算是“不了了之”。

    其后,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还先后与管城区、中原区、新郑市、二七区等地区洽谈,但多是被搁置。“光由郑州市政府召集召开的协调会我都参加了四次,土地、规划、环保等各部门也派人去了,会上大家发言都很好,但到了底下,还是那句老话,外甥提灯笼——照舅(旧),没人管没人问。”郑州市一位当时参加会议的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按照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的规划,郑州服装工业园初步将会吸纳100多家本地和外来的服装加工生产企业进驻,初期投资资金将不会少于10个亿的人民币。业内人士估算,如果要着眼于长远,该服装工业园的占地规模将维持在1000亩左右。以此标准,那些与郑州工商联服装商会洽谈的地区首先就很难满足。

    “许多地区在招商引资上都盯着实力雄厚、大个头的外资企业、外地企业,对本地尚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中小服装企业则有些看不上。”对郑州服装工业园选址难的深层次原因,河南服装界的一位知情人士这样分析。

    在讲求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密度的今天,不能说各个地方政府“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面对着郑州市乃至全河南省这个日益壮大的服装产业,面对着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日益加速的产业转移浪潮,郑州服装工业园目前的尴尬处境,被许多业内人士指斥为“有关方面如果举措不力,郑州服装业就会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

    事情,真的有如此严重吗?

    郑州服装业的“短板”    

    数量庞大,但单个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惊人,但生产条件简陋;质量、款式先进,但品牌效应不足、研发人才缺乏,这,成为业内公认的郑州服装产业的发展“短板”。

    按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和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的统计,截至目前,郑州市服装从业人员已达30多万人,其中,从事批发零售的近20万人,从事生产加工的人数有10万人,郑州女裤、男裤已在全国占据了半壁江山,郑州也成为全国重要的服装生产、批发、零售基地。

    “过去,我们提出‘中国女裤看郑州’的口号,现在,大家的共识是要进一步把郑州打造成全国的裤业之都。”金全福对记者说。

    但与这种情形极不协调,“生产场地的不稳定是制约郑州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金全福把此描述为:“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在不规范的临时厂房内进行生产,由于生产环境差,企业不能拥有现代化的厂房、设施,企业形象得不到提升,而这,直接制约了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记者在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村得到了印证。仅该村一个村,就有作坊式的服装加工企业140多家,许多企业租用着临时厂房,阴暗、潮湿,但拉出去的货,有的已销到全国20多个省区。

    “逸阳服饰”是郑州市近几年做得比较大的一个服装品牌,该公司原处郑州市王胡砦,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先后3次搬迁,每次搬迁,都深受其苦。其他的,“美玺雅”11年搬过4次,“兴依璐”3年搬过2次,“新丝路”2年搬了2次……不少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反映,每一次搬家,企业受到的损失都很大。

    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案能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自然被寄托在郑州服装工业园这个项目上。在许多企业老板看来,建立这样的工业园,统一规划厂房和建设基础设施,保障水、电、气的供应,能够解决单个企业基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化配置,促进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最主要的,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完善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

    这是一个被各方普遍寄予厚望的方案。按照一些业内人士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看法,如果这个工业园建成,那么,它不仅会吸纳本地的30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入驻,还会引进浙江、福建等地的服装企业。

    “产业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但由于我们动作的落后,许多具体的机遇我们都已经丧失。”金全福对记者说,“去年,华西村曾和我们商会接触,说准备将他们的纺织基地搬过来,但我们这里没有足够的土地;不久前,福建一家名叫威兰西的企业打算投资3亿元在我们这里建厂,到郑州的一些地方考察,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而去了外地。”

    工业园落地无期,各个企业、商家就只有自己想办法。“领秀服饰”、“逸阳服饰”都已着手自己买地盖厂房;沿海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被位于荥阳市的中原国际小商品城抓住,据记者了解,该商品城将服装产业作为其最为重要的招商项目,目前许多江浙服装企业已与他们签订了入驻意向协议。“现在,郑州许多地方都在推出这样那样的服装城,这反映了目前确实存在发展服装产业的商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样做缺乏统一规划,显得十分分散,形不成合力,大量浪费了资源。”河南省服装界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种担忧。

    政府之“手”如何伸出    

    但郑州服装产业的发展,缺失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发挥聚集效应的“服装工业园”。

    服装产业被称为没有污染、能创造巨大产值并能吸收大量人口就业的朝阳产业,江浙一代的许多城市,都将其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记者手头有一份杭州市政府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当地女装产业发展的文件,该市从财政资金的拨付、产学研结合、融资方式、塑造品牌等方面,都对该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可操作政策规定。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该市专门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女装发展领导小组,来“负责制定女装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女装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而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杭州女装如今在全国独领风骚,目前年产值接近40多亿元,被称为“女装之都”。

    与此情形相反,郑州市的服装业在全国虽已形成鼎足之势,但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却仍然大多“停留于纸面上”。

    应该说,郑州市的服装业和郑州市的食品工业一样,完全是市场经济的自然产物,天然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催生了这个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当它发展到一定规模,当它面临各种瓶颈需要寻求突破时,就需要外界的各种力量助推——这里面,政府的引导和“各种保驾护航的政策”,来自金融部门的融资支持,就成为一种必须。

    对此,长期关注郑州服装产业发展的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深有体会,他把郑州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归结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并呼吁政府决策部门能加快研究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各种问题。

    这里面,自然包括尚在胎中的郑州服装工业园。

    待定未定之间    

    郑州服装工业园的立项和建设,目前意向最明显的是荥阳市和郑州市二七区。

    “这几天我们这里的领导正在研究这件事,马上就会有明确的答复,目前的规划还不太详细。”2月8日,记者致电二七区招商局,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同样的回答也出现在荥阳市。早在年前,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就已同该市有关部门深入接触,初步达成该项目落户该市位于豫龙镇的新城区,但时至如今,依然没有最后结果。

    “荥阳新城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郑州新的铁路西客站、西南绕城高速、中原西路,都在此交会,而且这里本身就有许多印染、纺织企业,东面又是郑州新规划的占地5平方公里的纺织工业城,把项目放在这里,能充分形成连片的资源整合优势。”对于选址荥阳,一些业内人士抱着这样的看法。

    这样的话,充满期望。但面对着不可预知的外部环境,他们是不是最终仍落得个一厢情愿?

    没有人知道。

来源:周 健 七日财富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