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服装营销 > 正文
纺织服装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装备与品牌成为战略重点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服装营销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能隐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低端环节的低水平膨胀上,而在高端环节,阻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是装备落后和自主品牌不足。当前的国际竞争日趋表现为装备和品牌的竞争,我国纺织服装业进入大规模洗牌期,业界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提升装备水平和培育自主品牌作为产业升级发展的战略重点。

  近期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将平稳增长并呈洗牌之势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认为,未来5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仍将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首先,国内需求的增长继续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因。根据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预期目标,未来5年国内人均衣着类纤维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城市化率的提高、房地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增长,将促进家用纺织品消费的增加;交通、水利、汽车、卫生等产业的发展将刺激产业用纺织需求的不断增长。其次,全球经济增长将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5年到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会以6.2%左右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已进入大规模洗牌期。据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介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正在进行大规模调整。突出表现在上海纺织产业整体向苏北搬迁,东部纺织企业纷纷到中西部办厂,东部本地的老纺织企业也开始大规模搬迁进工业园区。二是行业内出现两极分化的迹象。据统计,2005年江苏省纺织服装企业亏损总额是30.52亿元,同比增加了39.30%;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体利润同比增长了32.09%。这表明经营得好的企业利润进一步提高,而经营得差的企业亏损在加剧,企业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恶性竞争,利润不断降低。

  应大力提高装备水平 提升产业竞争力

  
以棉纺织行业为例,我国由“两纱两布”出口国变成进口国且逐步退出国际市场,集中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业装备水平的差距。据谢明介绍,我国曾是棉纱坯布出口大国,“两纱两布”出口都是实行主动配额,由政府发放出口许可证,以实现在国际市场上自律的承诺。从1995年开始,我国就由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我国棉纱线累计出口46.96万吨,占总产量的3.26%;同年累计进口棉纱线79.38万吨,净进口32.42万吨。由出口国转为进口国的实质是,在市场化机制下我国棉纱线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降低,同时国内市场也被侵占。究其原因是行业竞争力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为技术装备水平的不足。

  从以下这组数据的对比就能看出我国棉纺装备的国际差距。2005年,发达国家的无梭织机占有率平均在90%以上,我国仅为28.71%;清梳联技术是棉纺生产中最具代表性的高速、高产、连续化、现代化生产线,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应用率已占90%以上,我国清梳联合机的比重只占38.4%;欧美国家基本上全部采用自动络筒机,日本的普及率也达到80%,我国仅为47.74%。

  装备水平的差距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际纺纱技术在单机自动化基础上,又向连续化生产方向发展,欧洲全自动纺纱车间的万锭仅用工仅为6人,2000年台湾远东集团、新光集团的万锭用工为30人。目前江苏省管理最好的无锡一棉厂万锭用工为60人左右,新车间可减少到30人,而国内大多数棉纺企业的万锭用工都在200人左右。

  装备的差距还带来了质量和品种的差距。江苏省经贸委纺织专家白国华告诉记者,国外棉纺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保证了成纱条干好,棉纱杂质少,无结头,单纱强力,更加适应高速无梭织机和高速针织设备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香港福田集团使用的棉纱质量资料分析,我国除部分引进设备的“三资”企业棉纱质量优于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外,大部分国产棉纱质量不如印度、巴基斯坦,再加上价格上的优势,印度、巴基斯坦棉纱在我国市场的销售增势十分强劲。此外,作为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对技术含量的要求更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都十分薄弱,亟待提高。

  有关专家认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周边的亚洲国家未来依然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强劲竞争对手。印度已推出了国家纺织产业新政策,到2010年要将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目前的150亿美元/年提高到500亿美元/年;巴基斯坦计划每年以10亿美元增加生产能力和更换新设备,我国则是其重要的目标市场。面对如此严峻的的国际挑战,大规模地使用先进的纺织技术,提升整个产业特别是重要环节的技术装备水平,应是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任务。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附加值及企业盈利能力

  
在纺织服装业界,自主品牌、品牌战略是个热门话题。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进而提高我国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出口增长方式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这理应成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重点。

  据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1175.3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纤维加工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自主品牌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足10%,其余90%均为无牌、贴牌和定牌出口,基本上没有形成国际影响的品牌。曾有一篇报道称,我国作为纺织大国却没有世界级的纺织企业,据德国《纺织经济》杂志的统计排序,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纺织企业中,美国占据7家,日本6家,英国2家,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典和韩国各1家,其中美国的萨拉里公司为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由此可见,我国作为世界纺织大国仅仅是一个整体的数量概念,拥有全球第一的生产量、出口量、就业量等,而企业还远未确定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地位,这也是我国不是纺织强国的重要原因。

  服装行业是纺织服装产业中最主要的实施品牌战略的子行业。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服装加工工艺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有但就是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企业挣到的只有10%左右的加工费,80%-90%的钱被外国经销商、品牌持有者拿走了。因此,我国企业服装出口的单价,与日本比相差18-28倍,与意大利比相差近50倍,而这种价差就是品牌的增值,就是企业的巨大利润空间。

  近十几年来,国内也有不少企业走上创立、发展自有品牌的道路,涌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但是,一方面是我们的自有品牌比重仍然很低,走出国门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是随着我国市场的越来越开放,短短几年时间大量国外品牌迅速进入,占据着国内的高端市场。这都说明,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我国纺织服装业都亟待将品牌战略落至实处,切实提高品牌影响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能上的低水平急速扩张,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紧张;技术装备水平上的不足,造成了产品质量和品种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不断拉大;自有品牌比重较低且没有形成市场影响力,造成了全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出口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应尽快转变增长方式,用装备水平的提升带动产品品种质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快培育自有品牌,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行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产业升级。
来源:新华社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