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辅料面料 > 正文
海安丝绸 “日出万匹,衣被天下”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辅料面料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蚕结茧,茧抽丝,丝织成绸,是我国古老的产业。

  一只蚕结一只茧,一只茧抽丝有多长?

  “这里的蚕茧,一只可以抽丝1250米长,”江苏海安县县长章树山说,“一般的蚕茧一只才能抽丝六七百米”。

  海安丝绸,“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高品位的蚕丝出产地全世界只有3处,以海安为中心的苏中地区即为其中之一。这里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长长的茧丝一头连着海安农民,一头连起一个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海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菊芳告诉我们,每年九十月份正是秋蚕生长、收购蚕茧的时节,也是蚕农和收购站最繁忙的时候。

  9月10日,记者来到海安县城东镇葛家桥村村民葛培祥家,59岁的主人正忙着拾掇桑叶。掀开遮挡的帘幕,一片片淡绿色的小蚕正在吃桑叶,沙沙,沙沙,下雨一样。葛培祥最喜欢听蚕吃桑叶的声音:“有这动静,说明蚕吃得香。”他告诉记者,养蚕是个技术活儿,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葛培祥养蚕已经40年了,过去半张纸要两个人养,现在用龙头企业提供的优质蚕种和技术,一个人可以养两张纸(一亩桑可养两张纸,一张纸约有25000只蚕)。每年仅春秋两季的养蚕收入就达两万多元。提到今年春天的收成,葛培祥笑眯眯地说:“今年春蚕价高,赚了万把块。再过20天,秋蚕又将结茧。”

  丝绸是海安富民强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县长章树山告诉记者,一个养蚕户就是一个小康户。全县12万户蚕农仅从栽桑养蚕中收入就达5亿元,平均每户4000多元。在海安,就业不是问题,丝绸产业辐射带动5万多人到相关工厂就业。海安全县97万人,有近30万人从事与丝绸产业有关的工作。

  蚕宝宝非常娇嫩,对环境要求很高,在养蚕的地方把风油精打开盖子晃一下,一大片蚕就会受不了。一个地方如果适合蚕生长,说明这个地方也适合人居。

  章树山说,栽桑养蚕既受气候、土壤条件影响,更受市场波动影响。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大市场?海安从组织形式上采取“企业+工厂+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制,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鑫源茧丝绸集团公司是海安最大的一家丝绸集团,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下面有22家分公司遍布海安各乡镇为农服务,还有15家子公司从事茧丝深加工和贸易。

  鑫源公司为稳定蚕农生产积极性,在2000年春就与全县10万蚕农签订购销合同,明确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保护价收购蚕茧。近年来,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组合售茧、试缫计价、依据效益、二次返还”的做法,在2003年茧丝绸行情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仍返利农户870万元。集团辐射带动全县丝绸纺织服装企业50余家,年生产加工蚕茧2万吨,床上用品100万套,形成了颇具规模、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茧丝绸特色产业群,整个产业年产值近30亿元,年上缴税费超亿元。

  近年来,在海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茧丝绸这个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以鑫源为龙头,大力进行科技投入,更新蚕种和桑苗品种,蚕农每更新一亩桑树可获得50元补贴。

  由卖丝到卖绸,海安丝绸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向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变。海安实施科技创新,研发先进工艺,制定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蚕茧烘干、制丝等方面的企业标准和先进工艺流程,并与苏州大学联合建立了全国首家天然彩色家蚕生产基地,生产出高品位的天然彩色丝绸,为我国桑蚕丝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桑叶、蚕蛾、蚕蛹、下角丝、桑枝条也得到了综合利用:蚕蛹生产蛋白粉、蚕蛹油;蚕砂可做保健枕;桑葚、桑枝的副产物提取色素可进行天然染整;废旧桑叶可生产饲料添加剂等。鑫源获得了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一个“国家免检产品”。

  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达18万亩,年产优质桑蚕鲜茧2万吨以上。形成了蚕种繁育、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绢纺、丝绸、服装、真丝家纺等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他们还在东桑西移的大调整中,在山东、广西等地建立了桑园,以化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并且到国外收购丝绸生产企业。

  海安蚕茧生产经营量连续25年江苏省第一,连续5年全国第一。章树山说:“怎样避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弱化传统产业的优势,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过去,种粮保高产的‘海安之路’全国闻名,新型工业化的新海安之路怎么走,我们正在尝试。”

来源:经济日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