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民族认同不在衣服,汉服秀几可休矣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6月10日)是“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编者注),一场发自民间的“汉服复兴”运动,自南而北,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交领右衽,宽袖博带的汉服模特们,试图在洒脱飘逸的“服装秀”中,“复苏一个民族的整体记忆”。  

  到底什么是汉服?汉族是不是能代表中华民族,汉族的文化历史是否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笔者兴手翻过许多中国史,有讲求“春秋笔法”的国史著的,也有那些睁大眼睛看世界的国人译介的,甚至还查过各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但却没发现有人写过《汉族史》。  

  汉族的发展当然有历史,但却无人从中国史中抽绎出《汉族史》来,这到底是为什么?毛泽东在诗词中列举帝王,秦皇、汉武、成吉思汉者并不个个都是纯种汉族。唐代李氏帝系,外祖多是胡人。说到底,朔方文化的冲击,正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有冲击才有融合。我们一直自称为“炎黄子孙”,这即说明我们以前本来是炎黄两家,后来合为一家的。  

  新中国成立后,56个民族合成了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在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时,除了学习数理化,国学是必修的课。天下之理,有容乃大。现在国际上许多城市,早就变成了移民城市,像移民问题处理较好的德国,还给移民办适应环境的学习班。在融合和抗拒面前,现代文化正在千方百计寻找更大的包容度。包容意味着开放,而开放是发展的基础。  

  为了追求“世界的”,先来追求“民族的”,道理不错。但民族性是“秀”不出的。民族认同感不在衣服上,不在书本上,而是在一个个活的脑子里,甚至就在国外唐人街一个小孩子的味蕾里。那是一种认同和自信。成吉思汉统治的辉煌,也是写在中国历史的课本里的。当你因为统治者的民族归属,质疑那段历史的民族性时,我提醒你记着德国那位大胡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寻找汉服,复兴汉服的“汉服秀”,几可休矣!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