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辅料面料 > 正文
业内人士预计,2006年纺织内需将渐露曙光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辅料面料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中国证券报》11日刊发广发证券阮钢文章,指出2006年,以棉花和化纤为主的上游纺织原料价格将依然高位盘整;下游对欧美设限市场的出口增长率,将回落到双方商定的平稳增长水平;受上游成本压力与下游销售压力的双重挤压,纺织业将重归平稳增长阶段。国内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初现上升势头,预示着纺织业内需开始出现转机。

  --棉花、化纤价格居高难下

  棉花、化纤和羊毛等动物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价格变化对下游的纺织工业影响深远,直接关系着纺织工业的收入与利润变化。

  棉花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原料,价格波动对于整个行业的收入与利润率变化都起到重要作用。2004-05棉花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为632万吨,2005-06棉花年度预计总量在545万吨上下,比上年减少约80万吨,减幅超过10%。而预计同期棉花消费量超过900万吨,同比增长幅度接近10%,产需缺口加大,棉花价格上涨动力较强。

  化纤属原油产品下游,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显著,市场价格在棉价缓慢上涨的同时挤兑下,一直高位徘徊,这成为下游纺织企业生产成本难降的主要阻力。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

  按照中欧和中美达成的相关协议,未来三年出口增长预期基本稳定:2005-2007年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在8%-12.5%,2006-2008年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在10%-17%。

  稳定的市场环境是采购商下单的外部依据,也是生产企业安排原材料采购与生产规模的基础。中国与欧美签署的纺织品备忘录/协议带来的最大利好,在于企业敢于接受来自欧美的订单。因为服装生产有一个生产周期,从接订单到面料采购到打版等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欧美对中国部分纺织服装的出口数量设限预期可以确定,企业对以后的订单就可以有序安排。

  虽然与欧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了协议,但纺织品按照每年一定幅度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美出口数量,未来三年纺织品对欧美出口量肯定大大低于预期,行业通过出口增长来拉动发展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行业出口面临增长困局。

  扩大出口是纺织服装行业增长的主要路径,如今被重新设限,则意味着行业近年储备的产能根本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内部相互压价、竞争加剧的增长困局依然难解,行业硬着陆的危机日益加重。

  --扩大内需拉动业绩增长

  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已经达到约900亿美元,2005年预计出口额将突破1100亿美元的大关,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4左右。不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比例,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依赖度已经超过50%,再想通过大比例提高出口额来带动行业增长将日益困难。

  为迎接配额取消后的后配额时代,众多企业自2002年就开始了积极筹划,经过连续三年的准备,目前行业生产能力已经急剧放大。如果这么庞大的产能不能通过出口外销来实现,那就不得不作出选择:一是生产产品在国内消化,二是将新增设备低价转让,自主淘汰新增产能。然而,这对企业来说都是两难的抉择。低价转让新设备明显是赔本生意,大多数企业都不愿这样,唯一的办法就是看看能不能通过压价销售的方法获取订单开机生产,赚点利润将本金赚回。因此,行业最终将回归到挤占国内市场这一轨道上来。

  2005年7月以来,国内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出现往年同期很少出现的上升势头,预示着国内衣着消费市场在经历了长期的低迷之后,开始出现转机。

  实际上国内服饰消费市场一直以中低档为主,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消费档次日益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国内每年进口的高档面料和服饰高达数十亿美元,对高质量品牌服饰的需求日新月异,完全有可能逐步消化国内生产的高档面料和服饰,成为企业可以长期依赖的高档产品销售市场。

  当然,国内纺织品市场长期低迷的现状已经持续了多年,新增的产能在难以被国际市场消化的情况下,短期内只能冲击国内市场,加剧行业的竞争,压低产品的利润率,最终迫使更多的企业面临淘汰出局的挑战。

来源:不详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