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文登:“鲁绣之乡”绣出百亿大产业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以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召集文士纵论天下,登天福山而得名的山东省文登市,如今,又以特色产业让人注目。

  “我们的区域经济就是‘特’出来的。”近日,文登市副市长毕庶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自豪地介绍道,“特色产业,富了文登的乡村和农民。”

  特色孵出产业

  “挖掘地方的特色资源,孵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特色产业。”毕庶杰说,这些产业,如今都成了文登市的经济支柱。

  文登是著名的“鲁绣之乡”,鲁绣技艺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兴起,至秦而盛,汉代时已相当普及。在上个世纪初,鲁绣几乎传遍文登的所有乡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们开始挖掘这一传统特色技艺,孵化产业。”文登市家纺产业局局长徐方,向记者讲起了孵化工艺家纺产业的故事: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王殿太,是文登最早的刺绣设计员之一,现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正是这位鲁绣的传人,在传承鲁绣工艺中,创出了“小扣锁”、“连珠绣”等新工艺。而这些工艺被传奇人物李国贤变成了全国最大的工艺家纺产业。

  1981年,时任文登工业局副局长的李国贤到文登绣品厂,带领36名职工,利用2万元的资产,欲将有2000多年历史的鲁绣工艺做成一项特色产业。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李国贤带领一批创业人员,经过多次技术创新,靠科技把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将鲁绣从普通刺绣发展成工艺刺绣,从手绣发展到机绣,再从机绣发展到万能绣,靠技术和产品创新,终于发展成一项大产业。

  目前,文登已建起3家省级家纺技术研发中心,有5200多人从事技术和产品研发。而当初的绣花姑娘李国贤也成为文登家绣产业的领军人物、云龙集团董事长。她领导的云龙集团平均两天就要创出一个推向市场的新产品。

  在农业产业上,文登也是靠特色孵化出一个又一个的特色经济产业。

  5月10日,记者走进张家产镇口子李村,沿途看见一片片黑色的简易大棚。文登市农业局副局长鞠在华介绍:“里面种的都是西洋参,四年一个周期,一亩参的产值四五万元。”

  刚走进西洋参种植大王王文水家门口,正在外面管理参棚的他听说记者要去他家采访,与妻子开着一辆轿车,从几十公里外赶回来。王文水现在已经接过他岳父王继振的班。3年前,文登西洋参产业的创始人、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科技大王”称号的王继振去世后,王文水在镇政府的引导下,组织了西洋参专业协会,他担任了副会长,承担起了岳父曾经担任的西洋参技术指导工作。

  据王文水介绍,西洋参原产于美国,1981年,到北京开会的王继振得到10余粒西洋参种子,拿回来后,开始在森林空地试种,经过10多年的摸索,终于在耕地上培植成功,并摸索出一套耕地上种植西洋参的技术。1992年,他种植的西洋参,亩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见王继振种参成功,收入也高,村里的乡亲和王家亲朋好友,都来向他讨教技术,索要种子。对村里的乡亲和亲朋好友的要求,王继振都毫不保留地满足,因而,西洋参首先在口子李村发展起来,全村的60户人家,除3户五保户外,其余57户都种上了西洋参,每户种参的农民,年收入都达到了六七十万元。

  当口子李村的农民种参致富后,其周边的农民也找上门来,寻求种植技术和种苗,通过亲连亲、友连友的方式,使西洋参的种植向周边村子、周边镇扩展。如今,张家产镇的西洋参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加上周边镇的种植面积,总共有3万多亩。西洋参成为张家产镇的一项主业,文登也成为国内西洋参三大主产区之一。

  “除家纺、西洋参产业外,还有全国最大的养貂基地、港养虾、奶山羊等基地。”毕庶杰说,仅西洋参、奶山羊、优质水果、特种养殖、港养虾五大特色农业产业,每年可为农民带来15.8亿元的纯收入。

  市场做大产业

  2007年,文登市的家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利税25亿多元。徐方说,这一根针的产业,是靠市场、而且还主要是靠国际市场做大的。

  工艺家纺是如何靠国际市场做大的呢?

  云龙集团董事长李国贤讲了一个故事:1982年3月,她带着鲁绣产品,到烟台参加一个服装交易会。会上,香港抽纱协会的会长看到她带去的样品具有工艺价值,是难得的工艺品,一次就下了178万元的订单。

  “这可让我们高兴死了。”她说,“靠妇女一针一线绣出的桌布、枕套等,还能在国际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让我们看到了工艺家纺在国际上有市场。”

  第一笔国际市场的订单还没有做完,外商就主动找上门来,一批又一批地前来订货,让她这个小厂有点应接不暇。于是,她的厂开始带动一个又一个的厂进行生产。

  市场,促进了鲁绣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手绣改为机绣,从机绣改为电脑绣,从一般的电脑绣到多头电脑绣,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目前,最先进的无梭电脑绣机,有1048个针头,这样一台机器的工效相当于1048个绣花工。

  市场需求拉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云龙集团不断地“分化”出去一批人才,创办新的家纺企业。徐方说,目前,文登已办起3475家工艺家纺企业,创出了两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有自营出口权的家纺企业达130多家。家纺产品90%以上是出口,销往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还把一只水貂做成了近20亿元的一项大产业。

  “全国毛皮总产量的1/3在文登。”文登市畜牧局副局长汪永泉说,文登年产水貂、狐狸等高档毛皮700余万张,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貂、狐狸等特种养殖基地。

  毛皮是世界性的顶级消费品。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对裘皮服饰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水貂皮、狐狸皮等珍贵毛皮,在国际市场上是供不应求。市场需求拉动了产业的发展,有着丰富饲料资源(鱼虾)和独特养殖条件的文登,就迅速地发展起来。

  截至目前,文登市的水貂、狐狸等特种规模养殖场已达到8600多家,年养殖总数已达到1100多万只,年产各类珍贵毛皮700余万张,占了全国裘皮原料市场的50%以上。特种毛皮动物养殖的年总收入已达到18亿元,养殖户年获纯利9亿多元。

  “有了规模,就自然有人来买产品。”王文水说,每年,西洋参收获后,从广东来的药材收购商,就主动找上门来,有多少产品,他们就收购多少,从来不愁销路。

  “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规模又赢得更大的市场。”毕庶杰说,特色产业发展中的这一规律,推动文登把特色经济产业越做越大。

  农民依附产业

  50岁的孙菊花是苘山镇新白玉村的一位农村妇女。每天吃过早饭后,她就与同龄姐妹一起,来到云龙集团设在村中的一个加工点,绣枕套、被套等。

  “我们村子里像我这把年纪的50来位姐妹中,有20多位都到这里来干上了当姑娘时就学会的绣花活。”她说,这种年轻时在炕头上干的活,如今有了云龙集团这棵大树的依附,已成了挣钱的手艺。

  孙菊花告诉记者,她一个月做这些手艺活能挣五六百块钱,但很自由,根据家里的情况,活少就多干点,活多就先忙家里的。

  “文登有13万农民依附在家纺这一产业上,平均年收入都在万元左右。”徐方说,家纺产业在外顶天立地,在内铺天盖地。云龙、艺达等几大集团的工艺家纺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上可谓撑起了一片天,设备和技术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最先进的。而在文登市内,云龙、艺达等几大集团在农村的村庄里设立了上万个绣花点,工厂办在了农家的炕头上。

  文登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建君称,目前,文登市以水貂、狐狸为重点的珍贵皮毛动物养殖业、以西洋参、黄芪为主的特色药材种植业、以奶牛、奶山羊为主的特色奶畜业、以工厂化养鱼、海参为重点的特色水产品养殖业、以优质水果、樱桃为重点的优质水果业,已经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已有12万多农村劳动力在从事这五大特色产业。

  农民依附特色产业,使家庭经营收入不断增长。王建君说,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10331元,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政府呵护产业

  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文登市的各级政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政府是护花者,所起的作用就是精心呵护产业的健康成长。”毕庶杰说,就是要放手不撒手,即不干预,也不放任自流。

  就是在具体的生产经营中,政府部门不作干预,农民养多少,种多少,政府不下具体指标,更不强制农民干,主要是靠市场的引导和拉动。但对市场秩序、产品质量等,绝不放任自流。比如,在水貂、奶牛等的养殖上,由政府出钱,对农民养殖的貂、牛等进行强制性的免疫等。

  服务,是政府做得最多的事。比如工艺家纺产业,政府为提高企业的市场意识,早在5年前,就由政府出钱,把规模以上的企业“赶”出去参加全国、甚至国际上的一些展会,要求每一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每年要参加6个以上的展会。开始,政府每年花在这上面的费用有700万元,这两年,随着企业主动寻找市场意识的增强,费用逐步减少到一两百万元。

  近年来,随着工艺家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用工特别紧张。为企业排忧解难,政府又主动为企业服务,由政府到鲁西南地区、以及安徽、河南等省,建立了130多个招工基地,为企业招工。

  工艺家纺产业每年需要从全国各地进60亿元左右的原料,随着产能的扩大,原料的需求量还会逐年增加。为减轻家纺企业的运输成本,做好后勤服务,文登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设立了家纺配套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为产业配套建原料生产企业。仅从浙江引进来的一家织线企业,投资就是60亿元。

  水貂的养殖技术、防疫等要求非常高,文登市畜牧局为此建立起畜牧局———镇兽医站———村防疫员三级技术和防疫网络,由财政出资,聘请了1170名村防疫员,定期为养貂场进行免费的消毒防疫。在每年3月到11月的水貂养殖期,市畜牧局的专家,每月都要到村里办一期技术培训班,讲解当前的养殖注意事项,镇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则巡回到养殖场进行指导。

  在文登,不仅家纺产业局、畜牧局、农业局这些职能部门在为产业服务,各个部门都在围绕产业的发展服务。

  现已退到二线的原文登市妇联主席李继红说,妇联的工作,有相当部分是直接在为特色产业发展服务。几年前,在工艺家纺快速发展的时候,还在妇联主席位子上的她,就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发起了万名妇女进企业活动,为云龙、艺达等企业培训、输送绣花工。

  “政府的呵护不是一句空话,是花了本钱的。”毕庶杰说,除制定系列的鼓励发展、规范市场的政策外,地方财政每年都拿出3000余万元,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其扶持的手段从免费培训技术到按发展的规模大小进行奖励等。

  小苗需要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文登的特色产业,正是在政府的精心呵护下,才长成了一株又一株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树。


  特色是县域经济的活力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资源特色也好,或是区位特色也罢,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发现,有没有站在全国、甚至世界这个大市场的高度上来发现本地区特色的价值。

  特色能出产品,但要成产业,则必须依靠市场。而文登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正是靠开拓国内、特别是国际市场,通过市场的拉动,把产品做成了产业。

  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用得不好,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用好了,又会成为激活生产力的助推器。文登市“放手不撒手”的做法值得借鉴:不当“第三者”插足干预,而当护花者精心呵护。

  挖掘自己的特有资源,在国际视野中去寻找、开拓市场;政府创造经济发展的环境。文登市这一发展特色经济产业的实践经验,不仅在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中适用,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也适用。

  ■记者感言

  特色经济是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就在于找到别人不可替代的特色,通过特色的放大,形成独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文登能够利用一根针的特色,做出百亿大产业,利用一只貂,富裕10万农民,这说明,县域经济只要抓住了别人不可替代的特色,就会做出真正的特色经济来。

  ———重庆市社科院院长 陈 澍

  

  特色经济是以本地的资源、地缘、区位优势为基础,建立起特色经济的结构,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和品牌。文登市的特色经济发展,就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利用自己独有的鲁绣、水貂养殖等特色资源和技术,做出了几十亿、上百亿的产业。文登的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才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青岛市社科院教授 郭先登

来源:重庆日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