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临沂夫妻俩历时两年绣出《兰亭序》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临沂市民朱东升与妻子刘桂娟耗时两年,采用多种颜色纯羊毛绒线,于2008年末制作出长470厘米,宽143厘米的绒绣作品《兰亭序》。
一见倾心历时两年绣碑帖
    18日上午,记者在市区通达路一所不起眼的民房里亲眼目睹了这幅巨作,见到这幅作品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细看上去针法和字的运笔完美结合,与碑刻的《兰亭序》分毫不差。带着对这件绣品的浓厚兴趣,记者采访了专业绒绣设计师朱东升和其身为高级专业绣工的妻子刘桂娟。
    据朱东升介绍,绣制《兰亭序》源于偶然。2006年的一天,他在读《兰亭序》帖时,被其书法中蕴含的艺术魅力所倾倒,遂产生绣制此作品的冲动。他对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专业绣工的刘桂娟听了丈夫的提议后,当即表示愿意协助其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夫妻二人共同着手准备创作所需要材料。2007年7月,两人开始绣第一针。在绣制的过程中,为使作品逼真、传神,两人不断探索研究,历时两年,终于在2008年末绣制完成。在500多天的时间里,两人共绣了约 120多万针。
绣坊结缘志趣相投绣生活
    朱东升现年40岁,从小酷爱绘画,后来受哥哥影响开始学习绒绣设计,并于1993年到外贸工艺品厂工作,担任绒绣设计师。当时,刘桂娟就在该厂担任高级绣工。从此,两人与绒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结为夫妻,为了共同的志趣,携手走到今天。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几十万针,通常是朱东升做好图样,再由妻子自行拼色绣制,可以说,每件精美的绣品都蕴含了夫妻二人的心血。“绒绣”又称“绒线绣”,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由于绒线本身不会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浑厚庄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风格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朱东升说,以前绒绣作品主要表现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很少有人用来绣制书法作品。近几年,他主要在家潜心研究如何绣制书法,以求针法在逼真的同时能体现中国书法的神韵。
绒绣出路逆境中寻求创新
    朱东升告诉记者,绒绣曾经是我们山东的骄傲,当年兴盛一时,至今,北京人民大会堂仍悬挂有山东人制作的绒绣,“但眼下的绒绣市场可说是十分不景气,作品难觅,高人难寻”。言及此,朱东升心情显得有些沉重。
    随后,朱东升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外国女孩的肖像,据说,这就是当年我省的绒绣师傅依照油画绣制出来的绒绣作品,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绣工的多样和复杂,就连人物脸上的光感变化和披肩上的流苏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拍手叫绝。
    刘桂娟说,当年她和工友主要负责绣制出口意大利的绒绣作品,通过意大利发来的订单,她们绣制的作品多半是靠垫、枕巾以及地上毯(铺在地毯上的复毯,装饰用)。至今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她和工友共同绣制的一款“毛泽东办公肖像”,在当时就以10万元的价格被英国客商买走。
    谈起当年的辉煌,朱东升和妻子感慨万千,而他们珍藏多年的绣品也让记者大开眼界。一件欧式风格的沙发靠垫,虽然经历近20年的时光洗礼,依旧散发出绒绣的夺目风采。看似寻常的白色棉布枕巾,因为几朵绒绣花样变得高雅别致。但是,由于现代化工具的发展,一些靠机器绣制的绣品不断出现,使手工绒绣产业受到冲击,了解和掌握绒绣手法的人也越来越少,朱东升梦想开创一间刺绣工作室,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绒绣。
来源:沂蒙晚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