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品牌新闻 > 正文
六成纺企欲出口转内销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品牌新闻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贸易顺差高企六成纺企欲出口转内销

  囿于内贸体制改革滞后,部分企业仍坚守出口战略

  随着当前我国贸易顺差压力与日俱增,出口转内销开始被不少人士看作是消化国内巨大产能的出路之一。而对于产能巨大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出口环境日趋严峻的影响下,“出口转内销”已有一定的需求基础。

  日前,本报联合第一纺织网进行在线调查表明,有六成的纺企表示打算将出口转为内销;近两成纺企表示坚决不做内销;还有部分企业表示不会全转,要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

  为何坚决不做内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知识产权频频遭到侵犯、诚信不足、融资困难等当前内贸市场的弊端大大影响了企业内销的积极性。

  此外,内销盈利能力远远低于出口业务,也是一些企业不愿意做内销的原因。

  不做内销背后的无奈

  在出口商云集的广交会上,很多企业都采取100%出口策略。实际上,除却一部分按规定只能全部出口的外资参展企业,大部分参展企业都可以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为什么企业非要为了那一点利润和外商进行马拉松式的谈判,而不把产品放到国内市场销售?

  一位做灯具的参展商无奈地说,“不管设计出什么样式,一旦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不用一个星期相似的产品就会铺天盖地,价格还便宜好多。”

  很显然,知识产权频遭侵犯,导致产品的设计成本非常之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广交会不少参展企业都表示坚决不做内销,其展位上也都贴着“谢绝拍照”等字样。

  除却知识产权问题,国内流通渠道缺乏诚信、收款周期长乃至坏账多更让企业大吃苦头。广东丝绸进出口集团副总经理王勇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基本上都是采用代销的方式,货款很少可以当场兑现,经常拖欠很久,甚至是赖账。“为了防止销售商赖账,我们只能要求对方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是以入股的方式来共同经营专卖点,这样则加大了企业的销售成本。”

  加之一些流通渠道还要向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上架费”、“推销费”、“节假费”、“促销费”,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对此吃不消。

  出口无须品牌运作费

  王勇力说,按照单件服装的卖价来算的话,品牌服装内销的利润大于做贴牌出口的利润。“但如果将销售成本、生产稳定性等因素考虑进来,内销利润却远远不及出口。”

  “对很多实力稍差的企业来说,品牌运作的费用太高,他们基本上只能选择无须品牌运作且利润相对稳定的出口贸易。”据介绍,出口订单的规模相对较大且都是现款现货,或者可以通过银行信用证规避风险,资金周转快。此外,外销客户往往很稳定,利润也比较稳定,属于订单型生产,一般接到了订单只要能保证质量和交货日期就没什么风险了,企业的利润一般很容易计算出来。而且,外销几乎不用投入广告来运作品牌,只要能保证生产质量,仅仅依靠业界的口碑就可吸引不少客户。

  恒源祥集团总裁刘瑞旗深有体会地说,在国内树立一个服装品牌至少需要花费7000万元。除此以外,品牌树立起来以后还需要继续投入加以维持,“往往是对手投多少,你就得投多少”。

  另外,从国内当前融资体系来看,企业如果做出口往往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内销却很难。这样做反而刺激了原来做内销的企业转做出口。

  内贸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侵犯知识产权频发、缺乏诚信、融资困难、流通方式单一……诸多问题困扰着内销企业,并进一步成为实现提振内需目标不可忽视的障碍。据分析,长期以来内外贸体制作为中国经济的“长短腿”,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路径密不可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缓解外汇紧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这一思维惯性再加上当前内需过度依赖投资,造成了对内贸体制改革的忽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的数据表明,国际贸易额远远大于国内贸易额,200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万亿元,增幅12.0%,远远低于全年进出口总额的1.4万亿美元,及23.2%的增幅。

  内贸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尤其是在产能过剩,部分企业寄希望于国内市场来缓解压力的情况下,已经对内贸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

  本月初,商务部正式发布《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也是建国以来在内外贸统一条件下的首个国内贸易发展计划。《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内贸易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并表示将推进流通现代化,整治“渠道霸权”,加大对流通企业的融资支持,引导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中小流通企业的担保业务……

  下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出台管理办法以及配套措施,确保将《规划》落到实处。商务部将如何作为,人们拭目以待。

来源:南方日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