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汉派服装何以不愿叫“汉派”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投入巨资请来意大利设计师,引进意大利面料,红人服饰推出的一个高档新品面世已经一年,却知情者寥寥。“我们不希望外界认为这个品牌是‘汉派’”,武汉红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辉解释。  

    即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  
博览会上,武汉的猫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将投下百万展出新品休闲服装,但这一品牌却在上海“诞生”。  

    不少百货商场反映,武汉一些知名服装企业进入卖场前要求,其销售区不要和汉派服装摆在一起。  

    汉派服装,这一曾在国内率先打出区域品牌的武汉产业群体,正在遭遇来自内部的否定。  

  退避来自外界“否定”?  

    上海市民在当地“红人”专卖店试穿、询价,觉得挺满意,准备付款,却发现产地是武汉,马上说“不买了”。这样的事情,黄辉碰上过三次。屡屡遭遇的外界对汉派服装的不信任让他感触良多。  

    他分析,汉派服装企业号称1600多家,其间鱼龙混杂。服装企业门槛很低,买上20多台旧式缝纫机,租间厂房,整个投资不过一两万元,加工厂就可以办起来了,其生产设计能力都非常不规范,但同样也能叫“汉派”。  

    在这种背景之下,本地一些品牌服装企业开始与汉派“划清界线”。乔万尼品牌总经理傅杰强调,“我们是产地在武汉的服装品牌,但不是汉派服装。”  

    “很多人印象中的汉派服装就是低价、质差,其实武汉还有一些具备独特品牌个性的服装。”他说。  

    事实上,除了红人、太和、佐尔美颇被市场认可的女装品牌,爱帝、猫人等内衣行业的领头羊,香港玫、乔万尼、SBO这些市场反响不错的洋品牌,甚至连年轻消费者喜欢的中高档品牌名典屋、采轩,也均产自武汉。  

    便宜、仿冒是最大特色?  

    汉派服装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第一支地域服装产业劲旅。鼎盛时期,武汉的服装企业有2000余家左右,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汉派服装在各地开花,在业内形成一股风潮。时至今日,“汉派”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何一泻千里?  

    “刚开始就有很多人试着总结汉派特色,总结来总结去,大家都说,便宜、仿冒是最大特色。这种观念经过大肆传播,部分影响了外界对汉派服装的印象。”湖北省服装协会副秘书长林友松回忆说。他的说法得到黄辉以及湖北人力资源网CEO向望生的赞同。  

    “其实一些品牌服装企业已经认识到保护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注重服装设计的个性化。”向望生说。  

    但不可否认,急功近利、缺乏长远发展眼光的经营理念,的确已在汉派服装企业中占据上风。有业内人士总结,汉派服装企业是哪种面料好销就一窝蜂都用哪种面料;哪种款式好卖就加班加点仿制;哪种经营方式来钱快就个个不顾自身条件都学哪种方式。  

    而那些重视品牌的武汉服装企业,早就被盗版问题折腾得“草木皆兵”:红人发布会上不让拍照,爱帝严格执行进厂必须得到负责人批准的制度,香港玫为了打时间差曾将秋冬装发布会推迟到10月,太和吃过面料被仿制的亏后,严格检查收回服装裁剪后留下的边角料和线头。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服装市场进入相对稳定期,服装消费群体逐步细分化,其需求趋同的特点被个性化替代,标新立异渐成时尚,服装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汉派服装的弱势便显现出来。  

    汉派应尽早摆脱“原罪”  

    “汉派在早期的确出现‘仿制、跟风’的‘原罪’”,林友松认为,企业在完成最初的积累后,应该尽早摆脱“原罪”,重视诚信经营和服务。  

    “其实温州皮鞋的振兴之路值得我们学习,以前他们也走过被否认直至被肯定的道路。”林友松和湖北人力资源网的向望生开出了同样的“药方”。  

    近年来,不少武汉服装企业加强了诚信经营和品牌管理,如红人在香港、上海、法国等地设立工作室,与武汉大学共建管理模式,聘请有实战经营经验的专家学者做顾问,鹤翔服饰花费数百万元聘请韩国设计师等等。  

    去冬今春,武汉气温偏高,大多数汉派企业“因循旧例”大做棉袄,损失惨重,而一些品牌服装企业认清市场前景,积极调整战略,占得先机。
来源:武汉晨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