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正则绣如秋月华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吕存从来都是站着创作,运线的气势果断、粗犷而豪放,且粗中有细,与传统苏绣的运针感觉截然不同。
  吕存的正则绣作品中,巧妙地将油画技法融入刺绣中,不拘针法,运针走线,随意而发。他既传承了前辈的技艺,又探索了新的表现方法。
吕存的正则绣作品:南朝石刻《天禄》。

  穿戴上这身行头并不轻松,吕存有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作他的模特儿。

  吕存今年92岁高龄的父亲吕去疾老先生,闲暇时还能绣上几下。这位毕业于上海美专油画专业的老教授,使正则绣艺术发扬光大,还培养了一位优秀的正则绣第三代传人——自己的儿子吕存。
  一幅幅运笔粗犷、色彩明朗、立体感强又极具现代感的“油画”作品展现在记者眼前:南朝石刻《天禄》、静物写生《秋菊》、趴在地毯上三只惬意的小狗《小赖皮》,神情宁静的杨澜和长髯飘逸的台湾画家张杰的人物肖像等等,这似绣又似画的独特刺绣艺术的作者,便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正则绣的第三代传人——吕存。
 
 
  正则绣的创始人吕凤子,江苏省丹阳市人,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在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画论等方面造诣颇深,对儒理、哲学、老庄、佛学等研究亦功底深厚,曾为我国刺绣绘画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上个世纪20年代,吕凤子和他的学生杨守玉大胆创新,吸收西洋画的色彩原理,以长短不一的线条,灵活多变的针法,层层相叠的色线,使传统刺绣一改为“富有立体感,丰富色彩”的绣品,并定名为正则绣。

  吕存是吕凤子的嫡孙,从小得祖父及父亲真传,在祖父的正则画院学习刺绣,后赴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深造。

  “正则绣应该说是中西合璧的一个典范,因为它用这个绣的形式作一个载体,用中国的针和丝线作材料,但却是运用西画的观念来进行创作,所以说它跟传统刺绣完全不是一回事。传统刺绣是一个工艺美术的范畴,它在用针上是密集其针,排比其线,就是说线条永不交叉,一针挨着一针,所表现的题材,也多拷贝、模仿一些书画。”吕存这样说。他在继承正则绣传统技法的同时,努力开拓艺术表现的多元化思维,突破三维空间的框架,尝试乱针表现的多种技巧,注重色彩的构成,驾驭色彩的情感语言以及画面的装饰效果,拓宽了正则绣的表现力。

  绘画创作需要激情,绣的创作同样如此。但绣在激情的运用上远不如绘画那样自如。绘画时,激情一来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寥寥数笔便可将其表现出来。但是针线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激情不能过快过多地表现出来,而是在压抑下让它慢慢地释放出来,必须保持一段记忆,这就是绣比较独特的地方。

  一幅作品的完成,少则几月,多则一年,穿针引线数十万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中的寂寞和孤独是外人难以想象和看见的。

  在吕存的创作生涯中,有件事情令他终生难忘,就是与台湾著名绘绣艺术家陈嗣雪女士的万里刺绣“接力”。陈嗣雪女士早年曾在其祖父吕凤子创办的正则艺专学习绘画和刺绣,1949年去了台湾,毕生致力于正则绣的发展与创作,为台湾正则绣的代表人物。在陈嗣雪女士78岁高龄的时候,吕存与她合作完成了一幅《花好月圆》刺绣图。作品的上半部分由陈嗣雪女士完成:一轮明月当空,两只情谊绵绵的鹦鹉相依枝头,象征两岸人民一往情深;吕存在作品的下半部分绣上了三朵荷花和一片荷叶,荷花寓意“和为贵”,三朵荷花则象征港、澳、台,一片荷叶意为祖国统一。“这件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我们秉承了祖父的遗志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果祖父在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吕存说。

  谈到“正则绣”的发展,吕存认为最难的是光有高超刺绣手艺的人绣不出油画特色和作品意境,有了较深油画功底的人又不愿意花很多功夫来绣。因此,他想趁年轻时大量创作一些作品,办一个艺术馆供后人观摩;他想出一本书,把正则绣鲜为人知的历史、现状及其经验写下来告诉后人;他想定期到苏州刺绣之乡的镇湖做技术指导,帮助那里的“十万绣娘”提高刺绣技艺和艺术境界,向更高领域发展,把正则绣从目前的工艺领域带入到中国的绘画领域,使之成为与油画、国画等并行的又一画种……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