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品牌新闻 > 正文
辽宁服装重工业之后又一块宝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品牌新闻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辽宁省纺织行业协会暨辽宁省服装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一个信号,它标志着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将对纺织服装行业进行重点发展,也标志着辽宁纺织服装在今后将会动作不断。

  那么,作为中国曾经非常重要的棉纺基地,作为全国服装行业曾经的先进者,在进入“十一五”之后,辽宁有着怎样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今后,它还需要着重在哪些发面寻求突破……

  希望以下报道能为这一系列问题做一个注脚。

  曾经辉煌带来良好发展根基辽宁在纺织服装方面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1990年以前,它和陕西、天津等省市一道,是国内纺织工业比较集中的重点地区,其工业总产值一直位居全国第五,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5%以上。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体制转换不及时,使产业的发展逐渐落后并遭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到90年代末,其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置由第5位一下子下降到了第11位,在国内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下降到了1.8%。

  而在辽宁工业总产值排名下降的同时,以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省市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却在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凭借民营体制的巨大活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这在客观上进一步致使辽宁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但落后归落后,曾经的辉煌却为今天带来了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其再次谋求崛起的根基。

  2005年,辽宁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42户,从业人数22.6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工业增加值74亿元,销售收入303亿元,出口交货值118亿元。在产能方面,化纤为41万吨,纺纱160万锭,布机2万台,印染布6亿米,其化纤产量居全国第10位,棉纱居第14位,布匹居第10位,印染布居第8位。

  其中,服装又是辽宁省纺织工业中的第一大行业,它的销售收入占到了辽宁全省纺织行业总收入的30%左右,其产能居全国第8。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2005年数据,辽宁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337户,销售收入90.4亿元,占全国的1.9%;出口金额22.15亿美元,居全国第8位,占全国3%;总资产62.3亿元,居全国第10位,占全国服装资产总额的1.9%。

  这一系列数据虽然相较东南沿海纺织服装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异,但相较其他地区却优势明显,这就成为其今后谋求更大发展、谋求突破的根基。

  多品类产业集群已有萌芽态势虽然从全国大范围看,辽宁的服装产业集群地目前还非常少,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百余个产业集群地当中,辽宁省只有一个——海城,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辽宁很多地域都开始出现产业集群的萌芽。

  首先是大连。辽宁的服装企业主要分布在大连、营口、沈阳、丹东四市。而在这其中,大连有服装企业134家,占全辽宁的34.98%;销售收入48亿元,占全辽宁的53%。由此可见,大连服装的产业集中度在辽宁全省非常高,它以占辽宁服装企业数量三成的份额创造了其销售收入的五成多。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全国重要的大都市,作为全国第一批举办服装节的城市,目前,大连在服装文化、商贸、设计等方面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地之一,以设计见长的思凡品牌就出自这里。若做一个类比,大连之于辽宁省服装产业的发展,就像上海之于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他方面,灯塔的童装、佟二堡的裘皮服装、兴城的泳装、沈阳沙领和鞍山海城的裤装、营口的牛仔、丹东东港及营口鲅鱼圈的出口服装都已显现出产业集聚的势头。如果今后能加以培育,并给予一定的产业政策支持,就非常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大气候。

  “上天”赋予其四季分明的天然优势东北冷,且四季分明,这对于“靠天吃饭”的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言,实在是一种上天的恩赐。

  首先,东北的消费者对服装有一种强烈的消费欲望。太阳在那里很早地升起,又很早地落下,那里有白雪皑皑的漫长冬天……这一切都使东北人有足够的心情去穿衣打扮。夏天的长裙、吊带衫,秋冬的毛衣、皮装,你会发现,任何一种服装品类产品基本都能在这里找到市场。

  第二,四季分明的特点使辽宁的服装品位相对于南方来说要求更高。

  在广东,一年里穿得最多的是T恤衫,但对于服装产品而言,要提高T恤衫的档次和附加值相当困难。而在东北,春秋装和冬装穿得很多,要提高这些季节的服装的附加值和档次,就相对容易得多,比如裘皮。

  所以,对于包括辽宁在内的广大的东北服装企业而言,相对于南方企业做北方市场,它们具备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只要能把东北市场和市场的卖点研究透彻,那么在东北服装市场上,东北服装企业的竞争力将无可比拟。

  一个案例是:某著名皮装品牌的老总曾把他们的皮衣发到东北市场,而且卖得非常好,但很快就遭投诉。原因是该品牌的皮子是在南方生产的,到了东北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皮衣出现了皮子收缩等质量问题。而事实上,该品牌的皮衣在南方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其实服装企业就是要围绕服装的生产而做种种研究,而在研究东北这片市场时,东北服装企业具备天然优势,所以,只要用心做,完全可以把家门口的市场从南方老总的手中“抢”回来。

  乘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

  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东三省,曾经依靠资源、政策支持等一系列优势,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然而,计划经济时期造就的发展思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环境下,开始遭遇到一系列问题。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体制束缚、观念落后、大量产业工人在一夜之间下岗……这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都开始呈现。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事实上,这一政策背后对应的是整个东三省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而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就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经过“九五”、“十五”近10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辽宁省的纺织服装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非公有制企业,这就使它在体制上具备了发展优势。

  第二,与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相比,纺织服装产业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容量大的优势。

  第三,它能充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从2005年的统计数据看,纺织服装产业解决了辽宁全省22.6万人的就业,这对辽宁来说尤其重要。

  目前,就业问题是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不仅要解决大量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就业,还要解决每年新增约40万就业人群的需要。另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大量的闲置劳动力会向城市转移,他们会由农业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也需要就业。而在这方面,纺织服装产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产业自身的这种优势,纺织服装产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大背景下、在辽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种重视必将会为它带来发展机遇。

  政府鼎力支持是巨大的发展契机一个产业要想求得实质性发展,只依靠政府的各项支持是不行的,但若没有政府的鼎力支持也是万万不行的。从东南沿海各纺织服装发达地区、尤其是产业集群地的发展看,当地政府的极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对于辽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言,尤其是对于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的集群地今后的发展而言,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

  事实上,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具体实施措施,早在“十五”期间,时任辽宁省省长的薄熙来,就对辽宁纺织行业的振兴和恢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

  而近几年、尤其是近3年来,在辽宁省的众多行业中,辽宁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市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其中最为辽宁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则是现任省长亲自做的批示。

  2005年1月,辽宁省省长张文岳亲自对辽宁全省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做了8条批示。该批示涉及到了把棉纺、毛纺与化纤紧密结合,延长产业链,加快纺织企业的体制改革与地方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等非常细致的8个方面。

  但事实上,撇开具体的条款来看,一个省的省长能对该省某个行业的发展做批示,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信号,它昭示着该省对该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而一旦有了这种重视,就会有一系列支持措施出台。

  从2004年开始,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拿出3亿元给辽宁省经委用于工业技术改造贴息。到了2005、2006年,这笔资金从3亿元增加到7亿元。其中,在2004年辽宁省的技改贷款贴息资金中,纺织服装行业得到了3700万元,占到当年全省技改贷款贴息资金的12.3%。到了2005年,纺织服装行业又拿到了该项资金的9200多万元,占当年辽宁全省技改贷款贴息资金的13%。

  这种资金支持有力地帮助了辽宁省纺织服装全行业的项目改造。2005年,纺织全行业总投资20.43亿元,落实银行贷款12.55亿元,也就是说,辽宁全省纺织服装行业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完成投资29亿元和44.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3%和56%,这一切都极大地拉动了辽宁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须以种种挑战为“注脚”寻求突破优势是存在的,然而对于辽宁纺织服装产业而言,在其寻求更大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能在多大程度上有针对性地以挑战为注脚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将决定辽宁纺织服装产业今后能取得多大成就。

  首先是产业总量。辽宁省的服装销售收入虽然在全国居第8位,但这个数字只是以1019亿元销售收入排名全国服装销售第一的江苏省的8.87%,而且,整个辽宁省的服装销售收入还比不上一个红豆集团的年销售收入——2005年,红豆集团的销售收入是105亿元。

  有一种观点是,产业大并不一定强,但不大就注定不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辽宁服装今后还要在做大上下工夫。

  第二是产业集中度低。目前,辽宁省的服装企业年收入过10亿元的只有大杨集团一家,其年销售收入为18.8亿元,在2004-2005年度全国服装销售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8位,在同一年度全国服装企业利润百强中排名第25位。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服装企业辽宁仅有十几户、过5000万元的只有31户,平均每户的销售收入只有2682亿元,这个数字仅是上海市该项指标的一半。

  第三是知名品牌少。目前,辽宁全省只有省服装名牌10个,省驰名商标21个,国家名牌1个,国家驰名商标2个。在2005-2006年度全国服装竞争力前10名中,辽宁省无一家企业入选。

  衡量某地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是否拥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群体”是一项重要指标。只有拥有一批著名品牌,才能真正带动整个地域内的服装产业、甚至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今后辽宁纺织服装企业必须从真正意义上对建设品牌给予重视。

  第四是出口依存度高。目前,辽宁省服装出口交货值占服装销售收入的7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8.9%,这就反映出一个事实,辽宁的服装企业大部分以加工和贴牌出口为主。而该问题其实和“名牌少”这一问题紧密相关,所以要想求解,还得从名牌建设上下工夫。

  第五是经营观念相对落后。这是一个更为根本、也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在此次采访中,谈及辽宁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从省长到企业家,上上下下提及最多的还是观念问题。在他们看来,辽宁的纺织服装要想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就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根本转变。

  对于纺织服装这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来说,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更为重要。所以,对于未来的辽宁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如何进行品牌营销、如何打造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如何提升品牌在终端的形象、如何练就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种种深刻问题,都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认真求解。

来源:中国服饰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