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服装市场 > 正文
云南探索乡村特色文化新思路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服装市场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根据云南省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精神,云南省妇联自2003年起筹集资金55万元,在楚雄、大理、曲靖、丽江、迪庆、玉溪、保山、德宏等8个地州市11个项目县,启动省“巾帼社区文化项目”试点工作。

  通过实施项目,拓展了妇女增收途径
  德钦觉拉韶巴藏家风情园项目的演职员16人全部为剩余劳动力,每月每人至少收入300元。妇联投入的5万元项目款主要用来装修了演出场地,该项目2004年2月至5月,3个月就接待游客2000多人,毛收入5万多元。项目走出了一条以家庭为依托,以文化内涵为支撑,走向市场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
  丽江市古城区项目把拉市乡梅子村处于家家零散刺绣作业阶段的刺绣业,提高到面向丽江纳西民族服饰市场,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刺绣业的阶段。绣女们刺绣加工的纳西“七星羊披”飘带,进入市场后,仅刺绣收入年人均可达2000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户增收,增强了梅子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和信心。
  曲靖市陆良县巾帼文化刺绣项目启动至2004年3月底已帮助该村发展到75户刺绣户,从业人员150多人,刺绣产值35万余元,按年人均创收1300元算,纯收入可达19.5万元。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乡哪吐村委会的彝族妇女方美香,因两个孩子小无法外出劳动,她听说县妇联开发刺绣品后,她同丈夫商量每月从县妇联领取布料和花线回家加工,现在每月仅绣花一项收入就达150元左右,既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无人照看孩子的困难。
  据初步统计,11个项目点带动了2000余名妇女参加项目的实施,每月每人最低可增收100元,最高400元,按年人均增收1300元计算,一年可帮助项目点妇女实现增收260万元。项目成功地帮助妇女实现了增收,提高了文化技能,寻找到自身新的价值,在参与中求平等、求发展作了积极的尝试。

  通过实施项目,探索了乡村特色文化项目与企业化、市场化结合的发展路子
  陆良、楚雄、玉龙、剑川、新平等开展以民族服饰、民族刺绣为主的项目点,分别与昆明晓桦制衣有限公司、楚雄太阳历文化园、嘉和集团等合作,积极尝试一条以企业为载体市场化发展的路子;德钦、香格里拉、瑞丽等开展以藏民文化餐饮、傣族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项目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楚雄彝族自治州妇联的项目以州妇联为轴心,以民族刺绣为依托,以楚雄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和州各驻外办事处为窗口,以集中设计、分散加工、整体组合为主要形式,带动、辐射全州十县(市),同时组建一个民族刺绣品研究开发小组和一支1000人的刺绣品加工队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销售网络。陆良县鱼塘刺绣项目计划在2004年培训250名刺绣新人,使从业人员发展到400人,产值达70万元,到2005年使从业人员发展到800人,产值110万元,将“鱼塘刺绣品牌”形成又一支柱产业。

  通过实施项目,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
  陆良县成立了板桥镇鱼塘巾帼文化刺绣项目领导小组,建立了鱼塘村刺绣协会,召开了鱼塘村刺绣发展研讨会,为该村的刺绣发展注入了新思路和活力。省妇联投入了5万元项目资金,为该项目配备了30台电动绣花机,开展了5次发展刺绣动员会,组织了刺绣女能手代表参观学习活动,举办了电动绣花技术培训班,提高了项目点妇女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古城区项目点妇女东巴文化学习班学员不仅学习东巴象形文单字、纳西民间谚语及东巴经书片断、纳西民间歌舞器乐,还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普法知识、妇女卫生健康知识等课程。为提高民族刺绣的商品价值和质量,大姚、永仁县妇联对124名刺绣骨干进行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为色彩搭配、图案的设计、美术、服饰、刺绣技能等知识,同时宣传开发民族工艺品的市场理念,使广大农村妇女不仅提高了刺绣水平,增强了市场经济观念,而且还提高了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

  对深化“巾帼社区文化项目”的对策思考
  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最近指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工青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工青妇组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准确掌握党政工作的大局和工作对象的思想动态,找准工青妇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履行职能。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创造条件,争取将“巾帼社区文化项目”列入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对于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文化产业,发挥妇女组织、妇女群众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的优势潜力,不断开拓妇联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妇联引导妇女开展的乡村特色文化项目,在市场准入、投融资、产经销、专业扶持、成长阶段减免税收等扶持政策方面应给予充分倾斜。
  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从居室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火塘文化、马帮文化,到婚姻文化,应有尽有。其中从白族“三道茶”,傣族“香竹饭”,哈尼族“长街宴”,傈僳族“同心酒”,佤族“鸡肉饭”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习俗,到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傣锦、景颇锦、壮锦和近百种彝族服饰及民族的服饰、工艺以及傣族孔雀舞、彝族阿细跳月、白族霸王鞭、纳西打跳等等,最能体现女性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特点。因此妇联组织更应以实施“巾帼社区文化项目”为依托,发现、培养各类民族民间女艺人,引导她们带头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带动更多的妇女在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实现女性自身的发展。(赵秀英)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