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服装市场 > 正文
荆州文保中心让近千件纺织品得到保护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服装市场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然而,由于丝绸特殊的物理性质,流传于世的古代丝织品极少。丝绸经地下水的浸泡,出土瞬间就发生变化,要想完好保存难上加难。但是荆州博物馆中馆藏的近万件丝织品历经千年,色泽却依然鲜艳,那么这些丝织品是如何保护的呢?丝织品的保护技术有没有得到传承呢?

  在文保中心这床像被子一样的东西,就是2007年在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荒帏,现在可以看到它的色彩非常的艳丽、花纹也非常精致,但是我们可以从资料中了解到,这床荒帏在刚刚出土的时候,它的颜色是呈灰色的,现在之所以能够看到精美的荒帏,主要是得益于我们荆州文保中心高超的丝织品保护技术。现在这些绚丽的古丝绸是2007年在谢家桥西汉大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四层主棺椁帏罩。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采用生物酶技术,用四年的时间,对它们进行了清洗、加固等处理。

  这些丝织品历经千年,出土后,分子结构十分脆弱,保护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其毁于一旦。古代丝织品如何得以有效保护,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多年来,丝织品文物保护一直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都不理想。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将“生物法”引进对文物保护技术,通过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酶,用这些生物酶,来消解古丝绸发生的糟朽霉变等,起到了复原丝织品,保护修复加固古丝绸的目的。生物法的运用,极大地减少了对丝织品的损耗,处理过的古丝绸,色泽如新,颜色十分绚丽。这项生物科技的运用,使我国对丝织品文物的保护出于世界领先位置。运用生物法保护千年古丝绸技术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高度肯定。2005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绣珠龙袍,就是通过生物修复技术,恢复了鲜艳的色彩。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为荆州本地文物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先后为荆门严仓战国墓群、明代江苏泰州馆藏丝织品修复项目、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遗物修复项目、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全国16个省市、5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技术保护方案或实施文物保护工程近百项,让近千件的纺织品得到了保护。

来源:荆州新闻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