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科技信息 > 正文
国内外苯生产应用与市场分析(一)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科技信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一、概述

  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分子式C6H6,分子量78×11,熔点80×1,相对密度0×8765(20/4℃),难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乙酸任意混合.易挥发,有强烈气味.

  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之一,可用于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医药、农药、炸药和染料等一系列重要化工产品.同时也可作为涂料、橡胶等溶剂;在炼油工业中苯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掺合剂.苯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苯有6种来源:催化重整、裂解汽油、甲苯歧化、甲苯加氢脱烷基化、焦碳炉轻油、煤焦油.其中催化重整和裂解汽油苯各占38%,甲苯歧化占13%,甲苯加氢脱烷基化生产的苯为6%,焦化苯为5%.但不同国家和地区苯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不尽相同,美国的苯主要从重整汽油中获得,西欧主要从裂解汽油中获得.苯的下游衍生物主要有乙苯、异丙苯、环己烷、硝基苯,其它衍生物还有烷基苯、顺酐(马来酸酐)和氯化苯等.

  二、国外市场

  世界最大的苯生产商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其生产能力为328万吨/年,占世界的7.32%.从地区分布看,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亚洲和中东是世界苯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中东由于产能较小,目前对世界苯的生产格局影响不大,但中东地区资源丰富,发展势头将继续保持迅猛态势,值得关注.亚洲、北美和西欧作为世界三大苯生产集中地的格局没有改变.

  世界苯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美国是世界上苯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日本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苯生产和消费大国.

  苯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增长.苯乙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苯的其它下游产品的平均速度.

  目前世界上苯进出口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依次是西欧、亚洲、北美和中东地区.净出口地区有中东、中南美、亚洲、中东欧、西欧和非洲,净进口地区有北美和大洋洲.

  亚洲是世界苯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同时是仅次于中东的发展最快的地区,未来世界苯市场的平衡关键在于亚洲.亚洲苯供需因地域的不同而出现两极分化.韩国、泰国计划大规模建设苯生产装置,产品出现过剩;而新加坡、中国、日本集中兴建衍生物生产装置又将使原料苯供应不足.随着日本三菱化学公司、三井新加坡公司、中国台湾南亚塑料公司、泰国拜耳公司和韩国锦湖公司等6套装置的相继投产,用于苯酚/丙酮生产的苯量明显增加.总体而言,由于市场对于苯乙烯、苯酚等衍生物需求的增长,亚洲地区将由苯产能过剩转为供不应求.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苯市场在2008年前将经历一个供应紧张的时期,如果实际需求增长速度超过预测速度,那么这种供求紧张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CMAI同时认为,为适应新的汽油标准和缓解更为紧张的全球芳烃供求平衡,一次抽提原料和甲苯原料的可观价值给苯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由于主要的苯贸易地区纷纷寻求进口苯来平衡本地区市场的需要,而不是采取增加本地产能来达到这种目的,因此依靠市场平衡机制来缓解苯供应紧张的局面在时间上将有所滞后.来自中东地区的新增产能并不能有效缓解全球供求紧张局面.

  在世界范围内苯作为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苯-乙苯-苯乙烯)、异丙苯(苯-异丙苯-苯酚)、环己烷和硝基苯等化工产品.其中,用于生产苯乙烯所消耗的苯在近几年一直占苯市场总消费量的五成以上,是苯消费的主体,其生产和市场情况好坏对世界苯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发展预测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由于烯烃厂将有更多的新产能陆续投产,苯的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为1.6%,亚洲2.4%,欧洲1.4%.根据在建计划,新增装置主要集中在伊朗、科威特、美国、中国和荷兰.

  2006年全球苯的生产能力将增加到4786万吨/年,2011年增加到5349万吨/年.从地区分布看,亚洲、中东和北美是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地区,其中亚洲生产能力将在2006年增加到1750.3万吨/年,2011年增加到约1971.7万吨/年。


  按生产方法分析,今后脱烷基、重整、裂解的生产能力将增加,而来自煤焦油的生产能力将逐年减少.到2006年采用重整方法的将占41.1%、裂解方法的占30.4%、脱烷基方法的占13.6%、歧化方法占9.7%、煤焦油方法占4.9%.

  三、国内情况

  1生产情况

  目前我国生产的苯,一是来自炼焦副产品的焦化苯,二是来自炼油与乙烯装置的石油苯. 随着我国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装置的相继投产,石油苯的比例逐渐提高,现已大大超过焦化苯,占总产量的80%左右.我国石油苯生产主要是从芳烃抽提制取,甲苯脱烷基和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技术也是石油苯的重要生产方法.

  石油苯生产装置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焦化苯生产装置则主要分布在冶金系统.我国焦化企业布点分散,中小企业的粗苯难以集中回收加工,已形成的粗苯精制生产能力无法正常发挥.

  目前我国芳烃的生产装置主要采用炼油厂的重整装置、石油化工厂的乙烯裂解汽油和芳烃生产联合装置以及焦化装置等.一般来说,60万T/A的乙烯生产装置可联产苯12万~14万T/A、甲苯9万~10万T/A、二甲苯8万~9万T/A;100万T/A的重整装置可产苯6万~7万T/A、甲苯24万~25万T/A、二甲苯19万~20万T/A;500万T/A焦化装置可副产粗苯5万~7万T/A、甲苯和二甲苯共2万T/A左右.另外还可利用甲苯脱烷基、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技术将甲苯和C9/C10芳烃转化为混二甲苯和苯,在大型芳烃联合装置上一半以上混二甲苯都通过此技术生产,该法是增产对二甲苯的主要途径.另外,甲苯选择性歧化也是生产对二甲苯的一个新途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工快速发展,我国纯苯生产发展较快.“九五”期间,吉化集团公司和茂名石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抚顺石化公司3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镇海炼化公司60万吨/年重整装置建成投产,我国纯苯产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1995年我国纯苯产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2.3万吨,2000增长到184.67万吨,比1995年增长80.1%,“九五”年均增长率为12.6%;2002年产量又突破200万吨达213.06万吨,比2000年增长15.1%,“十五”前2年年均增长率为7.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及其下游产品的进口量越来越大,虽然2005年我国苯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06.11万T,但远不能满足国内近800万T的当量消费量;此外我国对二甲苯的当量消费量已达到845万T,而国内的供应量只有240万T左右,只能满足需求量的28%.

  1.苯

  我国现有纯苯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焦化苯产能占总生产能力的20%.其余为石油苯,主要生产企业有扬子石化、上海石化、吉林石化、齐鲁石化等,年产量均在10万T以上.2005年全国苯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06.1万T,同比增长19.74%,其中焦化苯产量约55万T,占18%.
过去由于我国苯下游产品产能较小,国内苯产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并有部分出口.但近两年苯下游产品产能增长较快,尤其是苯乙烯、苯酚、苯胺、环己酮等生产装置大量扩建和新建,对苯的需求大增.苯进口量大幅度增加,2005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25.5万T.预计这些下游产品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后,国内纯苯将无法满足下游需求,进口量会越来越大.近年我国纯苯的供需情况见表2.


  未来几年我国纯苯产能的增长主要来自乙烯新建装置、芳烃抽提装置、新扩建的炼厂重整装置、改扩建的芳烃装置新增能力以及焦化苯回收量的提高等.预计2006年新扩建乙烯将新增纯苯产能47万T/A,再加上重整和焦化苯回收增加的能力我国苯产能将达380万T/A.2006年我国新扩建乙烯及三苯产能统计见表3.

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